第08版: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1月25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中国依法保护湿地生态

本报记者 刘发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25日   第 08 版)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甸溪河湿地公园,流水潺潺,风光无限。
  张洪科摄(人民图片)

  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开始施行,中国湿地保护步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

  湿地与森林、海洋共同构成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被誉为“物种基因库”。近年来,中国湿地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由过去的湿地单要素保护、局部保护延伸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虽是冬日,广东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生机盎然。红树林像卫士一样,守护着一方碧水,天空中不时有飞鸟崭露头角。近几年,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变好,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树林主题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湿地公园是中国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启动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经过10多年的发展,国家湿地公园通过“试点制”“晋升制”等设立方式,现已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总数达899处,全国各类湿地公园总数达1600余处。与一般性质的公园相比,湿地公园的主体定位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可开展科普宣教、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等合理利用活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司长吴志民告诉本报记者:“国家湿地公园属于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自然公园范畴,是中国湿地保护修复的创新实践和重要抓手,有效保护了240万公顷湿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500多亿元,约90%的国家湿地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湿地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日益凸显,湿地遭受非法侵占、围垦、污染等现象时有发生,湿地保护法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

  “制定湿地保护法,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立法成果,是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的根本保障,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有力举措,是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彰显大国形象的重要行动。湿地保护法明确了湿地的定义和统筹协调与分部门管理的管理体制,能够建立起部门间湿地保护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解决困扰中国湿地管理数十年的湿地概念和管理体制问题。”吴志民表示。

  今年的世界湿地日马上就要到了,2022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于今年在中国举办。自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在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带领社会各界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