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植根传统,开拓文艺新境界(文艺创作谈)

田沁鑫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2月20日   第 07 版)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发展方向,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本报从今天起开设“文艺创作谈”专栏,邀请文艺工作者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学习讲话精神,分享创作经验,畅谈创作设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这让人为之振奋,耳目一新。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从事20多年戏剧工作以来,我一直在追寻创新的艺术表达,探索创新的艺术路径。

  文艺创新的基础是什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作为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文艺创新。

  我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在戏剧界,一辈子都不导中国戏也可能会成为一个好导演,但到现在为止,我几乎都在做中国戏。20多年前,在话剧《生死场》中,我就尝试过把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经典表现手法在舞台上进行整合。此后,我又陆续创作了《狂飙》《赵氏孤儿》《1699·桃花扇》《四世同堂》《青蛇》《北京法源寺》《聆听弘一》《长征》《直播开国大典》等讲述中国故事的话剧、戏曲、歌剧作品。

  我的母亲是画画的,耳濡目染中我从小就自发地热爱中国的艺术精神。我的父亲在铁道部通讯学校研究院工作,小时候家里有好多跟科技有关的东西,不知不觉又培养了我对科技、对空间构成的兴趣。这么多年,我不断探索结构戏剧的方式,在没有影像手段的阶段,就研究如何通过戏剧手法构成舞台和观众的关系。《生死场》采用了电影的空间形式,《狂飙》实现了五个戏中戏在一个戏上体现,《北京法源寺》在一个舞台上制造了三度空间。

  如今,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就戏剧而言,我也利用一些技术去探索舞台空间、时间的构成。2017年,我对《狂飙》进行改版提升,首次在作品里使用了即时影像技术。今年的《直播开国大典》继续使用即时拍摄技术,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艺术手段和形式。此外,我担任戏剧总导演的电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通过多台机位拍摄、不喊停的“戏剧+影视”沉浸式呈现,拓宽了戏剧表达领域,用科技手段贡献了新的电视节目形态。

  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上,中国的创作者一旦回归中华文明就可以找到文化自信。我非常喜欢中国的写意精神,装龙扮虎,而不是真龙真虎上台,虚实之间与西方的现实主义各有所长。这种写意精神可以运用到方方面面,包括舞台的结构空间。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如果通达了,说山是山,说水是水,中国人都能懂,艺术就会非常流畅。

  在科技更加进步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发挥中国的写意精神,将科技和艺术巧妙结合,将会提供给世界新的艺术形式。这是我未来想要去做的事,也特别希望有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和科技工作者来一起做。

  (作者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