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神州速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2月09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建科工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

要有一层一层楼提升的干劲

本报记者 徐佩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2月09日   第 04 版)

  陆建新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尽管已经57岁,陆建新仍喜欢“泡”在工地上。深圳坪山高中园项目将于春节前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明年7月交付。身为中建科工集团华南大区总工程师的陆建新正是项目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肯定要守在工地。”

  自1982年从南京工业大学工程测量专业毕业,陆建新在建筑工地一待就是39年。39年间,他做过测量员、干过塔吊装卸工、开过卷扬机,即使在职位升迁后,仍坚持在施工现场工作。在他看来,基层一线是积累经验、磨练技术的地方。只有扎根一线,才能做精做强。“我先后参与过46项重大工程的施工,参建钢结构大楼总高度累计达3600米,在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主持承建了4座400米以上高度的钢结构大楼。”陆建新自豪地说。

  39年间,伴随着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陆建新经历并见证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中国建筑从100米级逐步攀升至600米级世界高度的全过程。在他和同伴们的努力下,中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从落后西方半个世纪跃升为世界领先水平。刻苦钻研、开拓创新,陆建新开发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或先进的钢结构施工技术,主持及参与完成的国家专利达400余项,参与完成的成果获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钢构第一人”。

  陆建新回忆,在担任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大厦钢结构项目总工程师时,面对这个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中建钢构采用了大量的钢结构,一共用钢27万吨,相当于3个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高楼的用钢量,并且在短短2年时间内就建成了,震惊世界!他说:“从过去学习国外技术、自己摸索实践,到不断总结提高,如今中国施工技术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就像建房子,既要质量也要速度;要有一块一块砖夯实的基础,也要有一层一层楼提升的干劲,只有攻坚克难,才能胜利到达顶峰。”陆建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