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2月08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百年冰嬉 凌冰复来(冬奥和声)

胡 志 张鹏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2月08日   第 07 版)

  《百年冰嬉盛典展》上的太液池冰场沙盘(局部)。
  胡 志摄

  动画《百年冰嬉盛典》截图。
  受访者供图

  “何人冒寒作冰嬉,炼铁贯韦当行滕。”诗中所说的“冰嬉”,是中国北方一项传统冰上运动。中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尤以清代的冰嬉大典为盛。自乾隆七年至道光二十二年,以八旗冰上竞技、表演为主的清代冰嬉大典,作为皇家的重要军事典礼,在北京太液池(今北海、中海、南海)冰上举行近百年。近日,在大典当年举办地之一的北海公园,观众可以在《百年冰嬉盛典展》上,一睹古人冰雪运动风采。

  走进清幽宁静的画舫斋,古色古香的冰嬉主题书画和栩栩如生的太液池冰场沙盘让观众仿佛置身清代热火朝天的冰嬉大典现场。展厅入口处的屏幕上,动画《百年冰嬉盛典》引人注目。短片中,冰道盘旋如龙,四周旌旗招展,八旗士卒凌冰疾驰,参与分棚掷鞠、抢等和悬的演射运动项目,或矫捷竞速,或躬身旋转,大典盛况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古朴的清代绘画与现代动画技术完美结合,恢弘的场面令在场观众叫绝。

  动画《百年冰嬉盛典》是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为迎接北京冬奥会,发掘清代冰嬉历史,该中心清代冰嬉研究项目团队在该校清史研究所副所长阚红柳的带领下,前期从文献、史料、历史图像等方面对清代冰嬉历史、冰嬉运动的典制进行了挖掘整理,辅以现代动画技术,重现清代冰嬉的多彩面貌与文化魅力。

  据了解,动画《百年冰嬉盛典》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张为邦、姚文瀚合画《冰嬉图》,金昆画《冰嬉图》以及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沈源画《冰嬉图》,作为影片图像的主要来源。动画创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段天然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卷轴画是最早的‘电影’,具有强烈的叙事性,所以我们就想让冰嬉图中连贯的叙事和丰富多样的人物、情节,以动画这种活灵活现的形式呈现给大众,让大家感受古代冰雪运动的魅力。”

  动画制作过程中,团队遇到了不少挑战。“‘分棚掷鞠’‘抢等’这些清代冰雪运动的图像资料较少,我们只能通过碎片化的资料进行复原。同时,冰嬉图展现的是庞大的庆典仪式,如何在宏大的信息中选取最核心的内容加以呈现,团队成员进行了多次研讨,最终选择了‘悬的演射’等几个片段进行重点表现。”段天然说。

  “悬的演射”又被称为“转龙射球”,是《百年冰嬉盛典》动画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八旗士兵由一人执小旗引导,过旌门回射悬挂在旌门上的彩球,执旗、滑冰、转身、射箭等数种复杂的冰上动作一气呵成,令人叫绝。“我们使用‘动作剪辑’的制作方式,把几个关键动作分别制作,然后在时间线上分别导入,并进行合成剪辑。对于两个动作之间的重叠部分,动画软件可以自动进行运算,生成顺滑的动作过渡,提高了表演的观赏性。”段天然介绍说。就这样,团队成员用巧手将早已消失的“悬的演射”运动以数字动画的方式重现于世人面前。

  动画《百年冰嬉盛典》给人的整体感觉古意盎然,古画中呈现的意境被完好地保留下来。皇帝乘坐的冰床、满洲八旗的纹样、士兵的服饰等均以手绘材质的方式还原了金昆《冰嬉图》的图像原本。背景采用丝绢材质作为整个画面渲染的基调,并把原画中的部分树木、建筑合成在三维空间中作为远景使用,二维背景与三维动画交相呼应。“传统的中国画是摒弃影子的,也正因如此,影片在复原的过程中并没有使用三维软件中的灯光及投影效果,保持了原本的绘画性。”段天然说。

  展览中,通过《百年冰嬉盛典》,也让更多人对数字人文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兴趣。“数字人文是传统人文研究与计算机技术的碰撞,是文化资料向数字媒体迁移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借助数字技术,人文研究跨越了既有的樊篱,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的崭新模式。”

  据了解,该中心除清代冰嬉研究,还关注“祭孔大典”“老北京门墩”“老北京童谣”“老北京行当”等诸多关于北京文化的课题,之后还将进行“北京运河”等主题研究,继续以多媒体艺术的方式呈现和沟通“老北京”与“新北京”,构建数字化的北京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