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以中华智慧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新时代新步伐)

郑 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1月23日   第 08 版)

  中国风景园林同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连,蕴含了中国传统人居生态环境营造“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与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传承并创新中国传统风景园林中系统有序、韧性有余、取用有度的优秀文化基因与生态智慧,必将为促进生态人居环境治理、实现绿色发展、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贡献。

  在“天人合一”理念指引下,中国塑造了绵延千年的“山—水—城—居”人居环境模式。中国人“因天材、就地利”进行城市选址,以自然山水为先导,以营建园林的方式营建城市,形成了“人与天调、天人共荣”的山水城市景观系统。苏州是中国山水城市的范例。古代苏州城的选址基础是源于太湖和周边浅山组成的区域景观系统,经过对水系的生态梳理,满足防洪、灌溉农田、漕运等城市基础设施需求。整个城市运行与资源调配完全建立在这个自然体系中。今天的苏州保持着独特的水陆棋盘格局,星罗棋布的城市园林体系与城郊浅山风景体系相互融合。这是传统生态智慧所孕育的山水城市的生命力。

  山水城市的营建方式对于当前城市建设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和传承意义。城市不是脱离自然而孤立建设的单体,城市的开发建设不应该是无序扩张和无规则增长,而应该遵循自然的山水格局,保护蕴含文化认同的历史风貌,寻求与自然的高度融合,最终为人民营造诗意栖居的生活环境。

  按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中国风景园林在营造中深刻遵循着自然的生态规律,以系统观的生态手段应对自然灾害,构建更加稳定和具有生命力的区域人居生态系统。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通过水患治理重塑区域景观系统的典范,在缺乏现代科学的先秦时期,其工程设计之精巧、布局之合理令人惊叹,它成功解决了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引水等许多复杂的水利工程问题,化自然灾害为生态福祉,将汹涌的岷江洪涝转变为滋养川西平原农业发展的生命血脉,在两千多年后仍能继续发挥作用。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全球多个城市出现严重的内涝灾害,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相比较消极的防洪筑堤工程和挖湖蓄水工程,更倡导从传统的生态智慧治理手段中汲取经验,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对城市与自然的冲突,并通过顺应自然的方式将这一冲突变成支撑城市生态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绿色基础设施,让城市更安全,并重新调和人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中国上千年的农耕文明所承袭下来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朴素生态思想,在中国风景园林和人居环境营造中处处体现。广布于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桑基鱼塘,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农业模式,时至今日仍然得以延续和发展,体现了适应、节制、循环的中华生态哲学理念。“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农业生产流程,促进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实现了对水土资源的巧妙利用与精心维护,不仅达到了复合循环、协同互利、共生多赢的目标,还创造了蓝绿相间、错落有致、极具水乡韵味的地域景观,从而成为可持续的生产与生活、人地和谐的典范。桑基鱼塘所蕴含的“整体、循环、协调、再生”的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与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全球低碳发展理念高度吻合:通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格局,构建自然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机制,在世界经济复苏中逐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构建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多赢的新格局。

  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园林担负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使命,在传承渊深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努力实现着对传统生态智慧进行创新性发展与升华的重任,不仅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也为全球生态治理方案探索出一条以中华智慧引领的有效发展之路。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