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手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1月10日   第 04 版)

  忙碌的身影

  本报记者  邱海峰

  本届进博会上,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即便隔离21天,我也要来参展”“为了把展位布置好,我们提前一个星期就来准备了”“公司能呈现的新品,这次都带来了”……热情这么高,为啥?不少参展商给了我一个相似的答案:中国市场。

  期间,一个经历让我难忘。开展第二天,法国迪卡侬集团全球首秀“一分钟就能搭建”的通用车顶帐篷,这款标价7000多元的帐篷现场同步开启预售,不到一个小时就拿下了100多笔订单。见此场景,工作人员感叹:“进博会这现场太火爆了。”类似的场面,后来几天我又碰到了不少。那真是“卖”得欢,“买”得也带劲。

  11月9日,临近闭幕,我在展馆内遇到了一位来自希腊的参展商,他是第一次参加进博会:“每天都有大量中国采购商来咨询,5天已经签下了很多订单,要是展期再长点就好了!”言语中透着不舍的他,并没有过多时间感慨,我们的交流因为又一位采购商的到来而中断,他急匆匆地赶去向来者介绍展台上的葡萄酒。看着这位参展商忙碌的身影,我不禁在想:这该算是进博会魅力的鲜活例证吧?

  

  更别致,更有趣

  本报记者  徐佩玉

  这是我第二次参与进博会报道,深感这一全球盛会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参展商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精心布置展台,力争抓住所有采购商和媒体的目光。

  今年的展台格外别致。来自新西兰的A2牛奶公司,将展台布置得颇具新西兰南岛风情,展示商品的同时也展示着一种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方式。法国酵母品牌乐斯福制作了代表中国上海的地标建筑“东方明珠”及法国巴黎的地标建筑“埃菲尔铁塔”两大造型的面包,旨在体现乐斯福在华发展30年来与中国结下的深厚情谊。

  互动变得更多、更有趣了。爱普生展台的自行车,蹬一会儿就可以轻松启动打印机。美妆展台前,观众们忙着试色、试香,工作人员热情介绍着即将上市的新品,仿佛置身商场柜台。NBA展台的沉浸式篮球体验乐园为观众提供全息投影、虚拟换衣、体感摄影等多种互动体验。在FILA展台滑雪体验区,观众可以现场换上全套装备,在专业滑雪教练的指导下体验滑雪。

  企业对进博会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作为一名报道进博会的记者,我也深深为此自豪。

  

  那份20年前的报纸

  本报记者  孔德晨

  记者一行人刚抵沪,便有穿红衣、戴徽章的“小叶子”们上前热情引路。在得知我们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后,志愿者们纷纷求合照:“我今天跟人民日报的记者合影了!”

  这样的热情,起初让我有些不解。然而,在几日的进博会之旅后,方才领会到他人眼中的那抹敬意:我们不仅是写稿、做报道的普通人,更是有使命在身的党报记者。

  今年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在进博会上开设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专题展,记者惊讶地发现,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的签字笔、主席锤等一同展出的老物件里,还有一张已经泛黄的2001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记录着中国入世这件载入史册的大事。

  一份报纸,承载了沉甸甸的历史。看完展览,仿佛感受到当年的记者将接力棒交给了我们。

  若说进博会这一盛会奏响的是中国持续扩大开放、与世界合作共赢的交响曲,那我们便是这曲谱上一个个音符,单音成组,和弦交汇。讲好中国开放故事,是我们的任务和使命。

  

  “轻骑兵”跑得欢快

  本报记者  宋  爽

  作为一名新媒体记者,今年是我第一次来上海报道进博会。新闻中心不大的工作间里,记者们围坐一起,有人奋笔疾书,有人忙着调试设备,有人跟同事讨论脚本,融媒体的工作气氛,真让人感动。

  进博会已成为中国推动开放合作的一张亮丽名片。报道它的方式,自然也不能“一般”:我和同事经常是前脚刚写完稿,后脚就要拿起设备拍视频,出镜、采访、配音、剪辑,时不时发现有人掉了队,回头一望,正立在展区中央、把还热乎儿的素材传给“后方”呢。

  在这次进博会报道中,报、网、端、微多方伙伴协同合作,“前方小分队”精心产出的融媒体产品,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海客新闻客户端、“侠客岛”微信和微博、B站账号等多平台推送。“轻骑兵”跑得更快了,进博会的传播圈更广了。

  有人看了我们的报道,说跟亲身来到现场“没啥差别”;在食品及农展品展区,我们刚与一位Vlog拍摄者擦肩而过,一转眼的工夫,她的视频已出现在相关展台的大屏幕上。

  进博会上千百种炫目的新东西,正借助媒体融合的创新之路,让世人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