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1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1月08日   第 04 版)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回溯人类历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创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同时,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他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就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洱海边“立此存照”,嘱咐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质;汾河沿岸驻足凝望,要求“让一泓清水入黄河”;青海湖边细问详情,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西溪湿地步行察看,思考“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关切祖国的山山水水,展现了心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厚情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闪耀思想光芒,彰显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邃思考。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扎实有力的具体举措,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为当代计,为万世谋。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求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为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指明出路;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把大自然当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既有蓝图规划,也有具体路径;既有战略层面的认识论,也有战术层面的方法论;既有立足中国的长远眼光,也有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确立了价值导航。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交出了一份令世人惊叹的绿色答卷: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分别比2015年下降13.2%、18.8%,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83.4%,中国民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达89.5%……一个个数字记录下生态领域的根本性变化、历史性成就。防治污染、修复生态、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山变绿了、江河清了、雾霾少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优化结构、转换动能、提高能效,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不断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呈现出稳中向好趋势。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挑战重重、压力巨大、矛盾突出,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下大气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新征程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图景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我国这个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不懈奋斗、永远奋斗,为不断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