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外媒看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1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海外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1月01日   第 10 版)

  图一

  图二:10月23日,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河步村,万亩金黄的稻田与过境的广昆高铁,构成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何华文摄(人民视觉)

  图三:10月20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阿坝九寨沟片区的大熊猫悠闲自在地玩耍。
  何胜山摄(人民视觉)

  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图一)

  3名中国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与联合国合作开展9项科学实验,其中包括秘鲁、西班牙和加拿大等国科学家的实验项目。

  3名中国航天员将在中国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同时还将在抗癌、微重力环境下细菌学研究等领域进行实验,西班牙参与了这一细菌学研究合作。火星学会西班牙分会负责人卡耶塔诺·桑塔纳表示,开展外国科学家提出的实验是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的第一步,这些合作“推动了人类在地球以外永久和可持续存在的研究活动”。

  如果国际空间站按计划于2024年关闭,届时中国将是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中国载人航天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平台”。

  ——据埃菲社报道

  

  高铁技术助力交通减排(图二)

  利用国家交通监测数据和统计学方法,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秦雨及其同事用证据表明,中国高铁网通过2008年至2016年的发展,减少了公路旅客和货物运输量,减少的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1476万吨二氧化碳。这种替代效应是高铁对温室气体整体减排的主要贡献。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75%。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减排主要源于货物运输从公路运输改为铁路运输,而这又是由旅客改乘高铁间接造成的。研究人员还预测,更加绿色的电力供应或能进一步增加高铁带来的气候效益。

  目前世界公认的高铁技术强国分别是中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具备研发和追赶高铁技术的基础实力。截至2020年末,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据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报道

  

  大熊猫保护成效显著(图三)

  在全球变暖和许多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的当下,生态领域几乎没有什么好消息。但不时也会发生一些奇迹,比如大熊猫在中国的奇迹。熊猫是独一无二的动物,是中国的象征和自然宝藏之一。2015年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野外大熊猫数量已达1864只。除此之外,还应该算上那些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它们从2007年的135只增加到了今年10月的673只。这两方面增长的原因是,中国对大熊猫自然栖息地的更大保护以及对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技术的改进。

  中国政府在10月早些时候于云南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宣布,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国目前已建立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几年前已全面启动,试点区域涉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其中四川片区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有野生大熊猫1200余只。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