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花茂人间

王兴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0月27日   第 12 版)

  俯瞰花茂。
  李仁军摄

  乡村静寂,小雨滴答。仿木结构的民居耸立在宽阔的坝子上,土院墙、石板路,整洁,干净,宛如一幅精致的水墨。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的美,在于不来则罢,来了就让人回味无穷,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韵致吧。

  花茂境内,白腊河由北向南穿流而过,河面不宽,水流也不急。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白腊河有这样的特点,它缓缓流淌,默默哺育、浸润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里的人间美好,岁月安宁。

  每年6月,花茂都有不少外地人来此避暑。一位重庆游客说,在花茂,人们细心地打理着庄稼,一大片一大片,让人看见了美中蕴含的生机;花茂的夜晚是一种洗去尘埃与繁华的静,让人觉得踏实。

  当地干部介绍,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如今的花茂成了婚纱拍摄地。寨子深处,乡亲们将自家的房屋装修成了美丽的乡村旅馆。石板路弯弯曲曲,弥漫着古朴而悠远的乡村味道。一个小水塘对面有一座农家小院,院子里花繁叶茂。让人不禁联想,莫不是哪位品性高雅的隐者居住于此。小院主人王治强介绍,1935年,王家小院曾住过一小队红军。于是他便将自己的农家乐取名为“红色之家”。有时,这个小院一次接待十多桌客人,生意特别好。许多人来到这里,都是为了寻找记忆深处的乡愁。乡愁就在夕阳、土墙、青瓦上飘动的炊烟、屋檐下走动的人影和水中荡漾的波纹里。

  除了如画的风景,花茂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陶了。据《枫香镇志》载:“清光绪年间,一毛姓人家来花茂村白泥组与合丰组交界的金竹窝居住,开始使用本地白泥烧制陶碗,这是当时开办较早的陶瓷作坊。”因此,土陶产品就成了花茂的一大特色。庭院、路边到处都是。碗、盐罐、油罐、酒坛、水缸、钵、瓶、甑等,各具情态,给人一种历史的纵深感。烧陶师傅母先才说,这里的土具有可塑性、透气性、耐火性强等特点,化学成分稳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团泥巴,在制陶人的手上被赋予了灵魂。花茂的陶可谓当地一绝,曾经销往遵义各地。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花茂建设了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

  凭借着苦干实干,花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寨、贵州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等称号,正是他们不断奋斗的荣誉见证。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断突破自己,像花一样使劲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