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黄河唯一流经的地方就在阿坝州。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四川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是国家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域内的若尔盖湿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黄河上游水量的30%来源于此,是孕育“黄河之肾”的涵养水源,也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长江、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任。
在阿坝,草原的四季色彩如诗如画,风光如梦如幻。春季,风吹草低满目旷野,绿茵茵的草原一望无边;夏季,水草丰美绿色葱葱,青幽幽的草原露珠醉草尖;秋季,黄绿镶嵌牛羊肥壮,风楚楚的草原群雁入云端;冬季,苍野一色白雪飞絮,莽苍苍的草原雄浑天地间……阿坝有天然草地面积6782.85万亩(452.2万公顷),占其面积的53.83%,全州草地共划分为9个草地类、29个草地组、118个草地型。
若尔盖湿地是国内面积最大、分布集中、保存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泥炭储量约70亿立方米。泥炭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深埋于湿地,犹如海绵,一公斤泥炭可以储存8公斤水,是河流重要的调节器和净化器。
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草原上的牧民群众为了扩大放牧规模,在草原和湿地中开沟放水,严重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和蓄水功能。从湿地到草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沙化,这样的恶性循环曾日复一日上演,草原生态面临严峻考验。
痛定思痛,在与沙化搏斗多年之后,阿坝州摸索出一套适合高寒沙地的流动沙地治理模式、半固定沙地治理模式、固定沙地治理模式和露沙地治理模式,筛选出合适的树种、草种用于防风固沙。通过对沙化的逐年治理,有效遏制了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问题,还减少了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切实做好了维护“中华民族水塔”的任务。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红原大草原、阿坝曼泽塘大草原和若尔盖热尔大坝草原成功荣获“四川十大最美草原”称号。
在这片美丽的“大草原”,蕴藏着极其丰富、珍稀多样的动植物资源——有我国三大名马之一的“河曲马”;有被称为“雪域精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还有赤麻鸭、梅花鹿等大量候鸟和陆生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珍贵生物基因宝库”之称。
日前,随着5000米河曲马耐力赛的结束,吸引了川甘青三省1000余马匹参赛的若尔盖县第九届“安多赛马大会”圆满落幕。活动期间,千匹骏马驰骋草原,骑手们扬鞭策马,精湛的马术表演,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到河曲马文化,体验阿坝黄河大草原一碧千里的风光。
同在若尔盖,今年6月上旬,上百只黑颈鹤在保护区栖息、觅食,这也是保护区工作人员首次现场观测时发现黑颈鹤如此大的种群。
据了解,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8年8月由国务院批准建立,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为黑颈鹤等珍稀动植物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这次大规模黑颈鹤集群的出现,反映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种群数量增加,候鸟在若尔盖区域环境的适应度一再提高。
每当夏秋季节,红原县龙日坝牧民尼玛俄日便不再让陌生人靠近他的牧场,因为从前些年开始,每年都有黑颈鹤前来产卵孵化。黑颈鹤似乎也感受到尼玛俄日的好意,即便他骑马经过也不会轻易飞走。
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今的草原犹如一首浪漫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一代代草原儿女,演绎着一个个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动人故事,共同守护着江河之源、最美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