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用好红色资源 凝聚发展力量(红色地标巡礼)

——“红色地标巡礼”专栏报道综述

本报记者 尹 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0月13日   第 12 版)

  在红色旅游中厚植家国情怀,成为今年“十一”长假国内旅游市场中的最亮点。2021年5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成为人们国庆假期的红色“导游图”。

  6月21日——9月6日,本报开设“红色地标巡礼”专栏,推出系列报道,以省(区市)为单位,分区域介绍这百条精品线路,展现各地红色旅游新亮点,这组报道被广泛转载,引起较大反响。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部分地方干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他们分别介绍了这百条线路遴选原则及其在中国红色旅游发展中的意义,表达了对地方红色旅游发展的信心与期待。

  波澜壮阔的红色地图

  这百条精品线路含三大主题100条线路,包括761个景点。“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主题线路共52条,包括416个景点,重点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锻造形成的伟大精神,展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重要标识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光辉历程;“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主题线路共20条,包括120个景点,体现我们国家在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大国土空间布局建设工程等领域取得的社会主义发展辉煌实绩;“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线路共28条,包括225个景点,重点体现我国在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这些红色景点如何从全国众多红色景点中脱颖而出?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介绍,100条线路的遴选设计坚持三大原则:一、突出红色主题,贯穿百年党史。线路遴选设计以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为主线,以各地成熟线路为基础,通过资源整合,重点选取能反映党的重大事件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选取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景区景点,同时确保线路各节点具备外部通达条件、能够提供相应旅游服务、适宜观光游览,让干部群众在寓教于学中铭记党的历史,接受红色洗礼,传承红色基因,鼓起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二、突出重点区域,兼顾各省平衡。线路遴选设计既尊重历史发展脉络,注重跨区域整合线路,又突出红色旅游资源富集省份。其中,“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主题线路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便于引导当地干部群众就近就便进行实地考察,开展学习体验。

  三、突出教育功能,兼顾市场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线路遴选设计充分贯彻这一重要指示,以用好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为核心,同时面向市场需求,注重增强线路成果产品转化和市场接受度,力争线路成果推向市场后,既叫好又叫座。

  这761个红色景点如同熠熠生辉的明珠,串联成波澜壮阔的中国红色地图,既能指引人们实地探访,也成为中国红色旅游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蓬勃向上的发展力量

  如果要为今年的中国旅游选择一个关键词,“红色旅游”无疑最为合适,不仅因其作为旅游业态的生命力,更在于其蕴含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色资源大省陕西有着浓厚的革命文化,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红色资源共有486处,其中39处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涉及红色文化的A级景区70多家。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革命旧址考察时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用好红色资源,陕西串联全省10个市区革命遗址遗迹,着力提升西安—洛川—延安—子长—榆林—绥德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品质,做好红色旅游产品研发。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郑晓燕介绍,陕西省将依托延安、西安和铜川、汉中为中心的3个革命旧址群,大力提升马栏、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旅游品质,积极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红色文化主题景区景点,并加强和周边省份的沟通对接,推动建立区域红色旅游协调机制,共同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铜川,从不缺故事。”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宋剑波介绍,以耀州照金镇为例,薛家寨革命旧址、陈家坡会议旧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等一批红色文旅资源,是当地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和依托。一些游客到访薛家寨旧址后,拍摄短视频作品通过网络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革命旧址在得到保护的同时,经过进一步开发、利用,重新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

  红色资源能够为当地凝聚发展力量,这一点在许多地方发展实践中不断显现。

  浙江省不仅是“红船启航地”,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红色、绿色已成为之江大地发展中最鲜明的底色。浙江省安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毛应介绍,安吉县不断挖掘红色故事,修复红色遗迹,发布精品线路,形成了红色绿色交相辉映、文旅融合同频共振、文化生态比翼双飞的良好发展局面。

  在广袤的西部地区,红色旅游在助力当地脱贫致富中发挥着更加显著的作用。

  “班玛县是果洛藏族自治州乃至青海省旅游业发展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之一,其绿色旅游资源引人入胜、红色旅游文化久负盛名、碉楼建筑风格独树一帜、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旅游区位优势明显。”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县长祁宝业介绍,近年来,班玛县坚持产业强县、旅游富民的发展思路,以“三色班玛”品牌建设为引领,抓住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契机,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积极融入青甘川三省交界大旅游圈,强化文化引领、文旅融合,突出特色、培育品牌,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和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以“红”带“绿”促“金”,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旅游产业持续升温。“十三五”期间共接待游客40.99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2.59亿元,助力班玛县脱贫摘帽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可读可品的鲜活教材

  本报“红色地标巡礼”专栏历时近3个月的连续报道,既是一次对全国红色资源的系统梳理,也是一次对各地红色文化的统一展示,更是一次通过“接地气”的报道讲好红色故事的尝试。

  参与采写专栏报道的本报青海分社记者王梅表示,在“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青海有3条线路入选。青海发展红色旅游,需要挖掘当地独特的红色资源。“采访中,从西宁市湟中区、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一路走来,我发现,‘红色’不仅是一种火热的情怀,它已在当地干部群众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奋斗进程中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先烈的热血、建设者的斗志以及干部群众的汗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足以感天动地。”王梅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这组专栏报道,把各地红色地标推介给海内外读者,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参与、喜爱红色旅游,对当地发展大有裨益。”宋剑波表示。

  陈毛应认真阅读了该专栏的每一篇报道,对本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组报道有特点:串珠成链,通过一篇篇图文并茂的报道,把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如同把散落的珍珠串成璀璨夺目的项链,让广大读者有了一本难得的活地图;鲜活教材,每个红色景区景点都有着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结合今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这组报道让读者可感可悟;百科全书,专栏稿件里涉及的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值得细读细品。”

  本版图片均为“红色地标巡礼”专栏报道部分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