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海归创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9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广西 发展文旅产业 带动乡村振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9月15日   第 10 版)

  近年来,广西文化和旅游系统按照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推动全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打造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的广西样板。

  

  筑牢乡村文旅发展基础

  先后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4295个,基本实现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各级文艺院团创作出100多部民族文化题材文艺作品,组织开展惠民演出7万余场次,观众达4900多万人次。开展“非遗+乡村振兴”、“工艺+就业”模式,共有8项传统技艺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49项传统技艺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统筹区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实现一村一主题”发展思路,指导各地充分挖掘山水田园、民俗、文化、历史等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差异化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一村一品”品牌效应。截至目前,全区共创建四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区(农家乐)630家。共有40个村和3个镇(乡)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

  强化政策支持。2020年7月,出台《关于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快乡村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等14个方面,为广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2021年上半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09亿人次,占全区接待游客量的47.8%,乡村旅游消费约1431.04亿元,占全区旅游总消费的29.0%。

  突出集约化发展。强化乡村旅游集群化、片区化发展,重点打造南宁环大明山生态乡村旅游廊道、柳州洛清江人文风情乡村旅游廊道、桂林兴全灌红色文化乡村旅游廊道、防城港江山半岛京族风情乡村旅游廊道等一批主题鲜明、景观标识突出、延续通达、示范带动的乡村旅游廊道。

  深化文旅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乡村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以生态农业为基、以美丽田园为韵、以村落民居为形的乡村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农旅融合创品牌。主动融入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庄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新型产业融合品牌创建,植入更多旅游元素,丰富旅游业态,打造旅游新产品。截至目前,全区共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63家。

  体旅融合推精品。助力引导重点县创建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并将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辐射重点地区,从项目招商引资、品牌示范工程创建、宣传推广等方面推进帮扶地区“体育+文旅”融合发展。

  金旅融合强保障。广西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出台《金融支持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与广西农村信用联社签订《支持广西农村地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做好乡村文旅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助力重点地区文旅产业发展。

  积极探索推进创新发展

  创新旅游帮扶新模式。指导旅游帮扶村探索经营管理模式,总结提炼出“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景区+农家”“企业带动+村寨联盟”“能人+农户”等合作模式,为重点乡村加快培育集体经济提供多元经济支撑。在全区推广“融水双龙沟”“南丹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金秀瑶家民宿”等乡村旅游帮扶新模式。

  创新文旅推介新途径。举办“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携手奔小康”“冬游广西”“诗在壮乡何必远方——广西人游广西”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开通“高铁畅游壮美广西”乡村振兴旅游专列。通过免除展位费、特展费、参加竞赛评比等形式,鼓励重点帮扶地区参加国际性、国家级文化旅游展会。

  创新粤桂协作新机制。定期举办两广城市文化旅游合作联席会议,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签订《文化和旅游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构建立体多元的粤桂旅游产业协作机制;开展“百万广东游客游广西”等活动。2020年,广西外省游客中广东游客约占五成,以贺州、百色、河池、崇左等粤桂结对地区为目的地的广东游客在当地占比约22%,拉动旅游消费约200多亿元,文化和旅游协作成效进一步显现。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