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台港澳周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9月04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减废回收,香港再出新招

本报记者 金 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9月04日   第 04 版)

  香港长沙湾“回收便利点”内部环境干净整洁。
  李恩慈摄

  通行全港回收站点的“绿绿赏”智能积分卡
  (资料图片)

  城市减废回收,香港再进一步。近日,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2018年废物处置(都市固体废物收费)(修订)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正式落实垃圾收费的相关举措。与此同时,固体废弃物便捷回收、厨余垃圾转废为能等环保措施也稳步推进。

  特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黄锦星表示,垃圾收费是推动减废的“火车头”,不仅能积极推动企业和公众加强减废回收实践,还有利带动回收相关行业持续发展,创造绿色就业。特区政府将携手社会各界朝着“全民减废·资源循环·零废堆填”的愿景不断前进。

  

  将推行垃圾计量收费

  根据新修订的《条例草案》,香港将按两种模式落实垃圾收费,分别为按袋和按重量收费。前者适用于大部分住宅、楼宇、地铺、屋邨和公共机构处所等,占每日弃置在堆填区都市固体废物约八成,市民弃置垃圾前必须用指定垃圾袋包妥或贴上指定标签;后者主要适用于工商业处所弃置的垃圾。

  依照《条例草案》规定,市民处理生活垃圾需购买指定容量的垃圾袋,收费定为每公升0.11元(港币,下同)。无法用指定垃圾袋包裹的大型垃圾包括家具等则每件统一收费11港元,市民须在弃置前贴上指定标签。

  黄锦星介绍,若三口之家每天使用一个最常用的10升或15升的指定垃圾袋,每天须缴付约1.1或1.7元,即每月花费33—51元。考虑到垃圾收费可能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负担,特区政府将在实施垃圾收费后向领取综合援助金的家庭提供每人每月10元的补助金,以帮助其降低相关开支。

  “废物收费酝酿多年,通过《条例草案》将是迈向‘零废堆填’的重要一步,也是香港环保工作的新里程碑。”黄锦星表示,立法落实垃圾收费充满挑战,但减废减碳是大势所趋,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必须要做的工作。特区政府将充分利用18个月的准备期时间,推动市民改变弃置垃圾的习惯,加强垃圾回收的配套支援措施,打击垃圾非法弃置,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此外,特区政府还将与物业管理公司、前线清洁员工以及废弃物收集商等保持沟通,为相关行业的从业员提供各项资讯和培训,并制订工作指引,协助他们为落实垃圾收费作好准备。“希望业界和市民为保护环境同心协力落实好垃圾收费。”黄锦星说。

  回收废品可兑换礼品

  在推动垃圾收费的同时,特区政府近年来还在加强废弃物回收、减少垃圾弃置方面不断努力。去年12月,特区政府环保署在全港18区开设22个“回收便利点”,进一步强化社区回收网络,鼓励市民回收废弃塑胶、废纸、金属和玻璃容器等固体废弃物。据统计,全港22个“回收便利点”开设仅3个月收集的回收物就超过750吨,总体回收量较上一代社区回收中心提升接近8成。

  “自从回收点开业,街上原本垂手可得的胶樽(塑料瓶)已变成抢手货,近期越来越难寻。”家住长沙湾的邓女士每天都会到访“回收便利点”,将捡拾收集的废纸和塑料瓶换成积分。“等垃圾收费后,把废塑胶、废纸送到回收点能省下部分垃圾处理费,还能用积分兑换些日用品补贴家用。”她表示,身边已经有同伴攒了高达6万分,相当于回收了750公斤塑胶,足可换取60公斤米或30瓶芥花籽油。

  长沙湾“回收便利点”运营方、绿领行动总干事何汉威介绍,“回收便利点”采用“绿绿赏”电子积分计划,通过收集积分兑换礼品的方式鼓励市民回收,让不少过去并无回收习惯的居民成为回收点的“常客”,有效建立起依托社区和居民的回收网络。“目前长沙湾已有逾1400人开设‘绿绿赏’智能积分,每天前来参与废品回收的市民更是超过百人。”

  除了收集可回收物料,“回收便利点”还成为社区居民相互交流的场所。长沙湾“回收便利点”经理吴伟贞表示,便利点内安装了太阳能板供市民免费为手机充电,不少市民还主动带邻居朋友来参与废品回收。“很多市民还要求将自己的分数及兑换的日用品转赠有需要的人士,不仅让便利点增添人情味,也说明回收废弃物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的日常习惯。”吴伟贞说。

  变废为宝厨余能发电

  “废胶废纸可以送去回收点,厨余垃圾就只能付费弃置了吗?”随着垃圾收费的相关措施推出,如何有效利用厨余垃圾也受到香港市民的关注。作为厨余垃圾的“生产大户”,餐饮行业从业者更是担心垃圾收费的新政策会大幅增加日常垃圾处理的开销,影响到生意。

  对此,黄锦星表示,特区政府计划在实施垃圾收费后为餐饮业界推出免费收集厨余垃圾的措施,并引导相关从业者妥善进行厨余分类。这些厨余垃圾将被转送至位于大屿山小蚝湾的有机资源回收中心,采用先进的生物科技处理转化为生物气,再以之作发电之用,实现厨余垃圾转废为能。

  针对市民日常产生的厨余垃圾,特区政府环境局早前推出“家居厨余回收变电计划”,资助部分社区和屋苑购置安装“厨余垃圾智能回收桶”,让市民在家门口体验卫生、便捷的厨余回收新方式,以鼓励更多住户参与厨余回收。

  “减废不应只靠垃圾收费,资源循环、转废为能一样重要。”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主席郑泳舜表示,香港废物回收起步较晚,以全港日均产生3353吨厨余垃圾为例,即使新的有机资源回收中心落成,每天也只能处理600吨厨余。他希望特区政府尽快对此做出规划,兴建回收配套设施以配合将要实施的垃圾收费政策,推动香港实现“全民减废·资源循环·零废堆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