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中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8月27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用好第二课堂 感受中文精彩(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27日   第 11 版)

  来自加拿大的华裔小姐妹李姊恬(左)和李紫钰在展示她们学写的汉字。

  来自西班牙的华人妈妈张建秋和儿子夏恩泽合影。

  来自德国的华人妈妈杨国香和女儿以及丈夫老陈一起练书法。

  来自荷兰的王仁博在读书。

  随着中国语言文化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大幅攀升,海外中文教育发展迅速。作为中文教育的第二课堂——家庭,不仅是海外中文学校课堂的延伸,更是实现语言自然代际传承的桥梁。

  对华裔父母而言,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融入居住国文化的同时,不要忘了根,能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之中有根本、有传承,今后能找到回家的路,中文以及中华文化正是桥梁纽带。如何让孩子由学习中文而至了解中华文化,由了解中华文化而至传承中华文化,是对家长的考验。

  正如身在加拿大的华人妈妈李炜娜所言:“中文的魅力在于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和传统,希望华裔青少年不仅学好中文,更希望他们可以亲近中华文化,这样的中文学习才有温度。”

  就如何用好“家庭”这个第二课堂,本版今日推出《用好第二课堂 感受中文精彩》系列报道(上)。

  

  无论是汉字还是中国这个名称,都不应该只是符号,而应该是饱满的、有内涵的存在。

  留住中华文化之根

  李炜娜

  在全球中文学习热的一波波浪潮中,华裔青少年是个很特殊的群体。就像有人会觉得出生在英语国家的孩子张口就可以流利讲出英语,也会有人认为华裔孩子熟练掌握中文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个“难”字道出现状

  近来加拿大一项调查显示:只有40%的华裔第二代移民能熟练掌握中文,而到第三代移民这个比例还在下滑。实际情况是,不少华裔青少年只能听中文,不愿意或者不会说,读和写更加困难。

  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妈妈来说,怎么才能让孩子保持中文水平,真的是非常考验耐心和智慧。朋友间分享小朋友学中文的经历,最终往往都会演变成彻头彻尾的吐苦水大会。

  戴先生移民过来的时候,女儿已经上三年级,开始觉得中文保持应该不是问题,可没想到,没有语言环境,孩子中文阅读的习惯只保持了两三年,读写能力越来越弱。

  “因为父母都要上班,儿子从11个月开始就被送去日托。虽然我们在家里坚持说中文,孩子也从5岁开始周周不落地去中文学校,可学了六七年,我家儿子的中文阅读水平大概也就相当于国内小学一年级。真的太难了!”蔡太太十分坦诚。

  一个“难”字道出了华裔青少年学习中文的现状。

  然而,学好中文,说是所有华裔父母的愿望,绝不为过。且不论,依托中国国际地位的大幅上升,会中文、懂中国思维,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具有多大的天然优势;学好中文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情结。通过学习中文留住中华文化的根,是很多旅居海外的华人父母坚持陪伴孩子学习中文的原动力。

  家庭教育需多方入手

  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保持和学习,都需要持续不断地输入,中文同样如此。对于华裔青少年而言,虽然有中文学校,一些公立学校也会开设中文课程,但往往时间有限、效果难以保证。要弥补海外中文学习语言环境先天不足的劣势,家庭作为第二课堂所能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如果家庭成员保持用中文交流,对于中文学习十分有帮助。华裔青少年进入学校以后,日常交流主要使用所在国语言,即便是兄弟姐妹间,很多时候也是如此。而且,表达上一般会有中文和居住国官方语言混杂的问题。可以引导他们尽量用中文完整表达,这也有助于培养中文思维。

  当然,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兴趣始终是第一位的。我家两个女儿在加拿大出生,她们对儿歌很感兴趣,学习中文就从儿歌开始。然后慢慢接触一些故事、诗歌,看一些中文动画片。今年看了《西游记》,学会了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太会用到的语汇,比如和尚、师傅等。家庭的日常交流只会涉及一些生活情景和语汇,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接触文学作品,能拓展听说的广度。

  华裔青少年学习中文,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本身的学习,要带孩子多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流行文化。每一个传统节日,尽量依传统过,讲一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故事。比如,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会给孩子们看赛龙舟的视频、一起包粽子,也会给他们缝制香包、系上五彩绳,讲屈原的故事。中文的魅力在于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和传统,希望华裔青少年不仅能学好中文,更希望他们可以亲近中华文化,这样的中文学习才有温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华裔父母的坚持,是不希望因为语言的惯性退化,慢慢隔断了华裔青少年与祖(籍)国的文化联系,丧失了文化认同。

  因此,东京奥运会上的中国选手比赛、这个月国际烟花节的中国场表演……所有跟中国相关的事件,我们都尽量带孩子们去感受、去参加。当中国国歌响起的瞬间,情由心生不禁泪目。无论是汉字还是中国这个名称,都不应该只是符号,而应该是饱满的、有内涵的存在。

  学好中文,身在海外的我们,更希望有更多的华裔孩子可以成为所在国和祖(籍)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桥梁。

  (寄自加拿大)

  

  单单依靠中文学校,想学好中文实在困难不小,发挥家庭的第二课堂作用尤为重要。

  共读激发兴趣

  张建秋

  我的儿子夏恩泽出生在西班牙马德里,从他开始咿呀学语的那一刻起,我就意识到中文对他来说有多么重要。

  于是,我把家庭当成第二课堂,有意识地用中文和西班牙语两种语言跟他交流,还带着他读中文绘本,给他讲中国童话故事。

  儿子5岁那年,我将他送到爱华中文学校开始系统学习中文。但因为学校是周末班制,一周只有3个小时的中文课,单单依靠中文学校,想学好中文实在困难不小。这时,发挥家庭的第二课堂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我先给儿子立下规矩,要求在家里必须说汉语普通话;其次是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小家伙喜欢看绘本,我就每天安排时间陪他一起看中文绘本,讲故事给他听。为了鼓励他读书,我常跟他说:“可不可以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我听呀!”每当这时,儿子就会像个小老师一样,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起故事来。这些方法都在儿子学中文的路上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爱华中文学校也会教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学校老师的指点下,我对中文阅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网上找到不少适合少儿的书籍,比如《十万个为什么》《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等,由于当时的儿子还处在学习汉语拼音的阶段,我就挑了一些有汉语拼音标注的书籍,每天陪他读1个小时。

  为了不让阅读变得乏味,我带着儿子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阅读,比如我读一段,他读一段,有时还会模仿动物的声音来读或者互换角色来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家伙渐渐迷上了阅读,而且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亲子互动体验。渐渐地,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2014年10月,爱华中文学校准备推荐6岁的儿子参加西班牙“中汇杯”第一届“我是超级演说家”演讲比赛,老师征求我的意见时,我欣然答应。虽然儿子的中文基础还比较薄弱,但我还是鼓励他去尝试。就这样,我们投入到了紧张的准备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的表演赢得了满堂彩,居然拿下了少儿组第一名。

  2015年10月,儿子参加第二届“中汇杯·我是超级演说家”比赛,他以《我的朋友—妈妈》为演讲主题,用真情实感打动了观众,获得了三等奖。

  自此,儿子学习中文的热情更高了,也更自信了。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儿子把从中国带来的书全都看完了,有些书甚至读了两遍。后来,我就带着他到学校的图书室借书看。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应把孩子看成是生命中“亲密的他人”,要尊重孩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曾经奶声奶气的儿子已经成长为一个英俊少年,回想起以往的点点滴滴,作为妈妈,我很欣慰的是在培养儿子的道路上,我不但没有缺席,而且一直享受着共同成长的人生乐趣。

  (寄自西班牙)

  

  我们有义务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在孩子心中开出一片苗圃,让中华文化之美像一颗种子,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孩子心中开出一片苗圃

  杨国香

  我家老陈是个自动化工程师,也是古诗文爱好者。他常年四处奔波,出差是家常便饭。每次出差,随身行李可繁可简,但必不可少的,是女儿的中文书。

  以前,无论是女儿在中文学校学的课本还是课外阅读的故事书,老陈都会同时买两本,一本女儿用,一本放在他的公文包里。后来电子书盛行,一本电子书可以包罗万象,就简单多了。

  老陈经常“见缝插针”,一看见女儿闲着,就提议一起读一会儿中文书,口气虽然谦和委婉,但这种做法让女儿不胜其烦,经常会口气生硬地断然拒绝,被拒绝的次数多了,他也会压抑不住勃然大怒。最后,我们全家坐下来一起商量的结果是,每周固定时间一起读书,不需要询问,更不允许拒绝,其余时间,老陈也绝不再去问女儿“愿不愿意”。

  规则定好了,老陈和女儿就坚持下来,每周会一起读书。在德国的时候好办,如果出差在国内,他也会等到女儿放学回家,两个人通过视频一起读书后再睡。

  他们读书的内容很随意。中文学校的人教版的教材、国内外的儿童文学书籍等都有,比如《草房子》《肚子里的虫子》《窗边的小豆豆》《忠犬八公》等。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老陈也会推荐更多经典文学作品,比如《城南旧事》《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等。

  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知道将来要到哪里去。当女儿上了高中以后,读书重点转向中国历史和古代诗文。比如,老陈会将《古文观止》中的名篇打印出来,先让女儿在网上查询文章大致含义,然后两个人一起探讨,希望女儿能体会到古诗文的韵味。

  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有快乐,也有失望。老陈工作繁忙,遇到女儿情绪抵触,他也会感到沮丧。但每当看到女儿可以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时,他也体会到收获的满足。

  女儿现在在汉园中文学校学习人教版九年级教材,基本和国内保持同步。汉园的老师们春风化雨,循循善诱,我们全家一起积极配合,女儿几篇小作文居然在国内举办的作文比赛中获奖,这也给予孩子莫大的鼓励。

  老陈说,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义务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在孩子心中开出一片苗圃,让中华文化之美像一颗种子,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寄自德国)

  

  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对孩子来说,亲身经历更胜于在家里通过网络或电视进行学习。

  培养孩子对中文的认同感

  王  洁

  7年前,我和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仁博来到荷兰。因担心仁博忘掉母语,我要求他每周用中文写一篇周记,内容可以是每天在学校里的见闻,也可以是周末外出时见到的风景以及生活体会等,然后我再帮他修改。就这样,他坚持了1年多的中文写作。

  随着学校学习科目的增加,仁博的功课日渐繁重,而我也要工作,之前的安排不得不调整。我意识到,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仅依靠写周记来学习中文。我叮嘱仁博在网上搜索或查询资料时,多使用中文输入,平时读读中文报纸,看一些中国电影和电视剧,这为他巩固中文提供了帮助。

  平时放春假或秋假时,我们一家会到郊外骑车或徒步行走,有时也会与其他的中国同学或朋友聚会。作为父母,我们鼓励孩子们用中文沟通,分享学习的乐趣,讨论生活中的困惑。闲时,我们经常一起包饺子、做中国菜肴,让孩子参与其中,熟悉中国的饮食文化。我家里也有从国内带来的汉语词典、成语大词典等中文书籍,希望仁博在遇到不理解的中文字词时,能主动地从书本或网上去寻找答案。作为家长,我更多的是给儿子鼓励和支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让他在闲暇时自由地选择阅读,在知识的海洋中自在地遨游。

  2016年夏天,我和仁博回国休假。我们俩在广东、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完成了20天的自助游,让他体验了中国各地的风情及文化。同时,为了加深他对国内生活的了解和亲近感,我们乘坐了高铁、旅游车和马车等不同的交通工具。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对孩子来说,亲身经历和用心体会更胜于在家里通过网络或电视进行学习。

  2018年暑假我们再次回国,在深圳参加了一个50多人组成的行知助学公益团队,前往一些偏远的乡村,去帮助那里的贫困儿童。那些乡村孩子不畏艰难掌握知识的态度对儿子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教育。活动结束后,他与我探讨了许多关于中国教育及经济的话题,这也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

  随后,我们与家人自驾在华南及贵州等地旅行,每天与当地人吃住在一起,在旅行中增长见识。仁博将荷兰的生活与中国的生活习惯、学习方法相对比,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与兴趣。

  2019年,仁博进入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学习中文,他的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6月,儿子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HSK)六级,并取得了好成绩。

  回望仁博的中文学习之路,我最想说的是,培养孩子对中文的认同感非常重要。

  (寄自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