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几行斑驳的树影,摇曳在古老的红色砖墙之上。一眼望去,纵深的古典建筑散发着历史的古朴厚重感。这里是比利时沙勒罗瓦劳动大学,上世纪20年代,为探索和寻找挽救民族危亡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聂荣臻、刘伯坚、何长工等都曾在此求学,孜孜以求革命真理。
徜徉在典雅的校园里,弥漫在空气中的讨论、洋溢在学生脸上的求知欲……此情此景常会让到访者受到触动。在一张张课桌前,我不止一次地想象过,昔日留学生们奋笔疾书、交流切磋的动人场景;也想象过博学儒雅的老师挥舞着粉笔,在黑板前写下一行行公式的情景。每当这时,我的心中便不由泛起穿越时空的阵阵暖流。
或许是因为自己也是教师的缘故,我对学校有着一份别样的感情。学习与苦行常常相伴。但在留学生的行囊里,有潜心修炼的沉静,更有探索未知的勇敢、携手相伴的团结、迎接多元的热情,以及一份深沉的济世救国的责任感。他们深知,远赴重洋不仅是为了习得“器”与“术”,而且是在中西智慧、精神、制度与文化的碰撞里,体验一种差异,感受一种交融,思索一种解读。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在孤灯下一个人的寂静中,真正走进思想的精深幽微,探寻大千世界的广博。
(二)
聂荣臻曾经这样回顾自己在劳动大学的求学心路:在修习化学工程专业之余,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从马克思列宁的学说中开始认识到,要想拯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使四万万同胞都能有衣有食,只有建立劳工专政,实行社会主义。
沙勒罗瓦劳动大学见证了曾留学于此的中国革命先驱的初心和理想,而留学的经历也塑造并影响着他们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
这所始创于1903年的劳动大学,曾经是欧洲著名的工业技术学校之一,其办学目的是让工人享受到尽可能多的教育。这所学校与其他学校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重视“学以致用”。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早年在欧洲的重要活动中心之一。
1922年8月,聂荣臻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留学期间,聂荣臻的思想经历了重大转变,从坚持“实业救国”到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一个多世纪后,如今的沙勒罗瓦劳动大学,多了些现代感。路上,不时能见到肤色各异的留学生。我走上前去与学生攀谈后得知,他们在这里的学习生活非常愉快,虽然最初会经历一定程度的文化冲击,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语言环境,但几个月过后他们便顺利融入了当地生活。这所学校以工科见长,学生在接受知识洗礼的同时,又经历劳动的磨练,从而得以成长为知行合一的人才。
步行于校园里,目力所及皆是彰显比利时特色的建筑和雕塑。走进图书馆,高耸的浅胡桃色书架占据了整个墙面。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新知与古典相交织,融合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
学校的主楼,几扇顶部为圆弧形状的落地窗高高耸立,每一扇都有约两米多高。缓缓开启大门,门扉被推开的声音,像是张开胸怀慷慨迎接来客。楼道里静谧无声,放轻脚步,环顾四周,仿佛每个角落都在讲述着历史。思想的声音穿过厚重的墙壁,直击心灵。
(三)
上世纪初,那场轰轰烈烈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数以千计的中国学生越过重洋,寻找救国图存的道路。其中的一些优秀青年由此实现了由爱国青年向坚定共产主义者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批留洋学生中,就有不少曾辗转比利时。
当年,聂荣臻曾在给父母的信中这样写道:“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
这不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吗?而如今,这盛世已如革命先辈所愿。
今天,赴异国他乡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已有数百万人。与上世纪20年代留学生身处的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早已摆脱积贫积弱的落后局面,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华儿女正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道路上破浪前行。一批又一批留学生学成归来,加入到国家建设的行列中并作出了卓著贡献。
(作者曾留学于比利时鲁汶大学,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教授)
(本文照片除资料照片外均由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