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悦读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8月19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很想读读这本书

——读《办好合作社 带动乡村振兴》

□ 庄山紘宇(日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19日   第 07 版)

  不久前,“悦读空间”版收到从遥远的日本寄来的一封信。在信中,庄山紘宇先生用心用情,从本版刊载的一篇介绍重点扶贫图书的文章引申出乡村振兴三要素,并提出“智农人士”的概念。来信反映出他对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阅读之细致、对中国脱贫成就之赞赏以及对中国之关心。在此,我们对庄山紘宇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也希望世界各地的读者对我们的报道给予关注和反馈,谢谢! 

  ——本版责编

  

  近日读该文(《办好合作社 带动乡村振兴》,刊载于2021年6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悦读空间”),联想到乡村振兴要有三要素——“智农人士”“投资”“乡村能人”,不知当否?该文是记者张稚丹读《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作者刘文奎)及参加该书出版座谈会的感受。

  (一)智农人士

  1.刘文奎2000年就投身扶贫事业,但很早就意识到,为什么不少贫困村年复一年地实施扶贫项目却像个填不满的漏斗?如果集中投入,使村庄获得的资源大于堵住漏洞的临界点呢?

  刘文奎2011年访问韩国,深受“新村运动”的启发,所有村庄都可按规定流程申请中央政府设立的乡村发展基金。15年后回访(第一个扶贫试点)体会到资源投入量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事实证明,乡村发展本质上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没有产业,其他的也会成为无源之水。”

  还写到要改变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合作社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

  还认为只有找到百姓最迫切、最根本的需求,才能得到村民持续的参与和支持。现阶段(该书成稿前)贫困村的最大需求就是增加收入。

  2.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小云助贫中心创始人李小云指出:“中国要赶超,在缺钱、缺智力、缺管理的农村,势必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3.设计师为袁姐设计了一套奇特的房子,建成全村独一无二的房子(民宿)。

  (二)投资

  1.2008年汶川地震后民乐村被投入260万生计发展资金,被量化给每个村民,平均持有股份,共同投资成立合作社。

  2.2010年甘达村被投入300万元,组建工程运输队。

  (三)村庄能人

  1.2010年玉树地震重建,甘达村合作社理事长巴桑扎西提出,购买一批挖掘、装载、运输车辆,参与灾后重建工程。

  2.四川雅安雪山村的袁姐民宿开业后,美丽洁净的“袁姐家”引来客人争相点名,最后把分店开到南京。

  (四)“三方面”缺一不可

  “智农人士”首先是扶贫基金会的指引。如2014年试水互联网,通过“善品公社”公共品牌运营,为合作社产品背书,赢得消费者信任。

  中国为指导贫困乡村脱贫、乡村振兴,中央及各级政府派出几百万指引者,奋战多年,去年全国实现了脱贫。这是世界多国中难得的光辉业绩。

  “投资”:有了智农人士的指引,还需要针对不同乡村投入大量资金,否则指引项目很难实现。2014年扶贫基金会试水互联网(“善品公社”项目)已在80多个县落地,带动3.6万户农户脱贫。

  “村庄能人”是落实智农人士指导、活用投资的实施者,更是关键人。

  最后,该文对“如何办好合作社”介绍得不多。在《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书中指出不少吧,很想读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