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xios新闻网8月6日刊文称,一份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大学正在培养出更多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4门学科)专业博士生。该报告的共同作者雷姆科·兹维斯洛特指出:“就毕业生的数量和素质而言,中国的发展趋势表明,他们的投入已经得到了回报。”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文部省研究所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受关注度高的科研论文篇数上,中国已经首次占据首位,不仅在研究的量上,在研究的质上也迅速崛起。报道认为,促使中国科研能力得到提高的,是积极的投资和充足的人才。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近日称,中国在科技领域有庞大且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的劳动力大军。西方国家低估了中国的科技决心。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科技投入实现高速增长,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2—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44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1.4%,是世界第二大科技研发投入国。
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为中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2019年间中国R&D人员总量从324.7万人年增长到480.1万人年(其中R&D研究人员从140.4万人年增长到210.9万人年),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深入,中国科技人才的质量在不断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工作者们在半导体量子点体系、拓扑量子计算机、散裂中子源等基础研究方面,以及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嫦娥四号”月球背面探测任务、“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天鲲号”绞吸船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均取得重要突破,带动中国在载人航天、深空深海探测、北斗导航、量子通信、高速铁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的原因,在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不断改善,实现以激发创新活力、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建设一支规模宏大、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技人才队伍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破除人才发现培养、激励、评价等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作风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为科技人才成长和创造性发挥打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科技实力和科技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在科技重点领域加速赶超,已成为世界创新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和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营造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人才发展环境。中国是世界研发投入增长的重要来源,有着世界最大的科研人员队伍,是论文产出最多的国家,是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最多的国家,为世界创新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技进步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具有尖端水平的科技突破和进展上,更主要地体现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上,体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中国正在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创新友好型科技创新人才制度体系,在推动世界科技进步、开辟经济增长新的路径和方向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在进一步培养科技人才方面,中国将不断完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发现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开展重大原创性研究,在重大科技攻关实践中培育锻炼人才,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使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研主力军和生力军,形成结构合理、多层次梯度的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分类分级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树立大历史观,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营造鼓励潜心研究的制度环境;构建国际化人才制度和科研环境,让中国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全球创新创业沃土。
(曾彦彰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