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8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好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09日   第 07 版)

  找到深藏于中国人血脉中“走出去”的文化基因,进一步展示中国人面对世界的“全球性视野”,并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为人类作出的独特贡献。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苑利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的世界正在走向一种新的融合,现实、虚拟、网络、生活、工作、教育、娱乐越来越相互连接,人类也在通过文化、艺术和技术不断地连接和融合,走向新的未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人越来越渴望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来自现实而又超越现实,既包含了想象又需要现实的逻辑,也需要结合各种感觉,成为我们可以触摸、可以走入、可以操控的景观。

  ——复旦大学教授严锋谈走向融合的文化新景观

  

  推动舞台艺术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发展,需要的是艺术形态的转型。犹如从唐诗转化为宋词、宋词转化为元曲、由古典舞催生出现代舞,不仅是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创新,而且是一种整体的转型:从一种成熟的艺术形态,向另一种成熟的艺术形态转化。

  ——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剧作家罗怀臻谈舞台艺术的守正创新

  

  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相互推进。好的文艺评论不仅对欣赏者有导向、引领作用,而且对文艺创作亦有镜鉴、聚焦的助推作用,可以培养高尚情操,彰显时代精神,提升审美品位,促进文艺创作的大发展大繁荣。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屈健谈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

  

  我们既要从伟大的文学史传统中汲取力量,同时也要警惕“依葫芦画瓢”的做法,要用双眼去洞察今日乡村的巨变,用双脚去丈量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心灵去感受当下农民火热的内心。毕竟,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赵振杰谈乡村题材创作

  (丁乐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