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华侨华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在俄罗斯生活20多年的华侨原毅自述——

用法律为中企和侨胞保驾护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侨胞说·祖国在我心中(11))

杨 宁 陈 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06日   第 06 版)

  2019年,在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年会上,原毅(右)领取联合会主席颁发的年度律所奖。
  受访者供图

  在俄罗斯生活20余载,原毅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法律梦。怀着中国心的她,热心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帮助在俄侨胞解决问题。

  多年来,她坚持踏实做事的原则,用接地气的方式把最实用的法律知识讲给侨胞们听。与此同时,她积极参与培养中俄语法律人才的工作,为中俄事业储备更多法律后备力量。

  以下是她的自述。

  

  心中的法律梦

  1993年,我大学毕业,留在高校任教。不久,我考取了法律资格证,成为河南省郑州市最年轻的执业律师。1996年,丈夫远赴俄罗斯学习、工作。为了家庭团聚,我跟随他一起来到了俄罗斯。

  刚到俄罗斯,人生地不熟。尤其让人犯难的是,我不会讲俄语,这使得简单的日常沟通都成了问题。不能被这点困难打倒,我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儿上来了。孩子刚出生一年多,我就到学校去读预科。

  既是妈妈,又是学生,我每天的时间格外紧张。从家到学校的路上,我拿着小本子背单词。每一页上面写着俄语,下面写着中文对照。无论是公车上还是地铁上,只要一有时间,我就把小本子拿出来看。一年下来,我学完了十几个本子。

  读完预科后,我又陆续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律系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学习。当时我已经开始创业,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但心里还是忘不了对法律的热爱,一直揣着一个法律梦,希望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帮助像我一样身居海外的侨胞朋友们。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俄罗斯国家广播电台“俄罗斯之声”(现称“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担任兼职主持人和记者,主持了“俄语广播教程”和“法律园地”两档节目,为听众答疑解惑。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到俄罗斯等国家投资兴业。但初到俄罗斯,由于对当地法律不熟悉,一些企业陷入了法律纠纷,遭受经济损失。

  就在这时,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在莫斯科成立分所,邀请我担任合伙人。这是俄罗斯第一家以中国律师为主导的法律服务机构。我下定决心把它做好,让在俄侨胞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2017年,我们与俄罗斯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成立了中俄法律中心,进一步为在俄中企和华侨华人做好服务。

  刚到俄罗斯的企业人地两生,我们给予他们最真诚的帮助。不少从国内来俄经商的企业家跟我说,有中国人负责法律问题,就特别踏实。这些话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为侨胞做实事

  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难题,就要从实事做起。在工作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总结各种案件的共性,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我很快发现,不少问题都是由于中资企业对俄罗斯法律不了解造成的。

  找到了症结所在,就要对症下药。我把目光更多转移到了企业来俄前的法律咨询上。如果能够让中资企业在来俄前就掌握必要的俄罗斯法律知识,就能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有了好经验就要分享给大家。在一场场法律知识讲座中,我们把从业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一条一条地讲给侨胞们听。作为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法律顾问,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使馆的支持和肯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一定打击。虽然疫情来了,但我们的讲座不能停。因为我知道,这是企业更需要我们的时候。不能现场见面,我们就把课堂从线下搬到线上。从去年末到今年初,在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连续举办了5场在线讲座。

  法律知识有时难免让人感到枯燥难懂,怎么能让听众既爱听又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我们律所决定把实际案例融入讲座,以讲故事的方式给大家讲解法律知识。

  从国际贸易合同,到股东权益保护,再到企业尽调并购,我们把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串到紧凑的知识点中,以案说法,让听众听得更明白,理解更透彻。由于疫情,大家不能见面,但每次看到屏幕上那些熟悉或陌生的脸,我都感觉到,大家的心是在一起的,我们做的这些是值得的。

  讲座属于短时培训,如果在俄侨胞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还需要有简便快捷的方法帮他们解决问题。考虑到这些,我和同事们将100条法律常识浓缩进1本书里,以接地气的问答形式讲解法律常识。编书期间,我们赶上疫情暴发。面对抗击疫情的现实需要,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20条疫后法律问答。

  看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来俄罗斯投资兴业,我打心眼里高兴。作为身居海外的法律工作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法律为他们保驾护航,用实用的法律知识提供有效的服务。

  培养法律人才

  中俄语法律人才很缺乏,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中俄语法律人才,是指既懂中文又懂俄语,既有中国法律教育的背景又熟悉俄罗斯法律知识的法律从业者。大多数人或者不会讲俄语,或者在法律知识方面薄弱。

  近年来,中俄经贸交流越来越密切,培养中俄语法律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与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以及全俄中国留学生总会签订协议,将律所作为在俄中国留学生的实习基地。

  让学习法律专业的中国留学生来我们这里实践,能够帮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一些最早来律所的实习生,现在已经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成熟律师。看着这些年轻人在法律服务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好,看着更多的人投入到这项事业,我感到特别欣慰。

  经贸交流是双向的。这些年,我们不仅为中国企业在俄投资提供法律帮助,也为俄罗斯企业了解中国、与中国企业合作做出了努力。对于希望来中国投资创业的俄罗斯企业,我们会为他们提供前期的法律咨询。前不久,我们律所还出版了相关书籍,向俄罗斯企业介绍中国的法律知识。

  现在,来俄罗斯留学和投资创业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作为在俄20多年的老华侨,我真切感受到中国的日益强大。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帮助在俄侨胞解决问题,促进中俄经贸交流,这是我的自豪,更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