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8月05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红色贵州 而今迈步从头越(红色地标巡礼·贵州篇)

本报记者 苏 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05日   第 11 版)

  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的“中国天眼”。
  李 宁摄

  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万峰相连,多彩秀丽,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红色文化资源富集。贵州共有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红军长征途经61个。这一连串的红色烙印,镌刻于黔山秀水间,在新征程中熠熠生辉。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贵州有3条入选,分别是“红色贵州·雄关漫漫”精品线路、“三线记忆·中国天眼”精品线路、“多彩贵州·幸福苗侗”精品线路。它们凝结着贵州人民的红色记忆,见证着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谱写着激荡奔流的英雄赞歌。

  赓续红色血脉

  遵义市老城区子尹路96号,一幢二层小楼,沿街而立。阳光照射下,毛泽东同志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匾额,越发闪耀,这里每天游人如织。

  1935年,一场事关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会议在遵义召开。会议最终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这是新时代遵义会议精神的生动注解。”遵义会议会址讲解员聂偲介绍,1959年10月1日,会址正式对外开放,逐渐发展成弘扬长征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平台。

  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王志力介绍,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旅融合持续深化。“这里平均每天有近两万游客,2019年达520万人次,今年估计会突破600万人次。”

  而地处川黔渝结合部的习水县,是四渡赤水的发轫地和主战场,其中,四渡赤水第一渡就在习水县土城镇。

  “2006年9月,当地政府在土城古镇修建四渡赤水纪念馆,以便更好保护四渡赤水战役遗迹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刘军介绍,为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纪念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观众在触碰历史脉络中深切感受红色文物蕴含的时代价值。

  “这里有红军四渡赤水电子动态地图,短短几分钟的动态演示,不禁让人赞叹,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游客王炳民说,纪念馆借助科技手段,增添了互动性,增强了体验感。

  如今,依托红色文化,整个古镇建成综合博物馆群,包括女红军纪念馆、青杠坡战斗遗址等,每年吸引百万游人前来打卡。

  抢抓发展新机

  从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到贵阳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再到平塘县“中国天眼”景区,“三线记忆·中国天眼”精品线路串起贵州在不同时期抢抓发展新机的奋斗足迹。

  1964年,中国吹响“三线”建设号角,贵州六盘水成为西南地区主阵地之一,数十万建设大军奔赴磅礴乌蒙。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一个以煤、钢、电、材为主导产业的工业新城在乌蒙腹地跃动而出。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逐渐汇聚起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激励后来者攻克一个个“卡脖子”技术,蹚出一条条转型发展新路。

  蒸汽机车,雨靴,工作证……2013年,六盘水修建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共展出图片1328张,实物1380件。“希望后人能从中汲取养分,传承、发扬‘三线’精神。”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副馆长敖宽毕表示。

  放眼黔贵大地,“三线”建设硕果累累,而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贵州同样抢占新机。

  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一个个互动场景依次铺开,数据融合便捷生活,串起贵州大数据风生水起;展示中心内墙,一组组数据跃入屏幕,数化万物映入眼帘,绘出大数据战略的落地生根。

  “贵州是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发展土壤非常丰厚。”2016年,周晓刚从上海来到贵州,带领团队将北斗高精度位移监测技术应用到贵州这片土地上。

  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有“中国天眼”之称。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一观天巨目、国之重器,正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凝望星空,探寻宇宙。迄今为止,“中国天眼”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受其带动,“中国天眼”景区、克度镇天文科普馆陆续建成,共同演绎“宇宙、生命、人”的永恒话题,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

  走向乡村振兴

  “多彩贵州·幸福苗侗”精品线路,集中展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福、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位于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的花茂村,一度因人烟稀少、贫穷落后,被称为“荒茅田”。2015年6月16日,在王治强经营的“红色之家”农家乐小院里,习近平总书记和老乡们拉家常时,提出了“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平均一天接待10多桌,忙的时候不下30桌。”看着游客在院子里拍照留念,王治强笑得合不拢嘴,“我是村里第一个搞农家乐的,听老一辈讲,我家院子曾住满红军,所以起名‘红色之家’,没想到能做成这般规模。”

  近年来,花茂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村庄作为景区来打造,把乡愁作为文化来塑魂。“现在村里建起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古法造纸传承馆等,还成立旅游公司,带动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与特色文化产业,整个村子花繁叶茂。”村党总支书记彭龙芬介绍,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的鲤鱼村,坐落于群山绿水之间,是一个典型的苗族、布依族混居村寨,民族风情浓郁,田园风光秀丽。过去,受限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加之地处滇桂黔石漠化区,日子过得紧巴巴。

  后来,当地政府多方争取资金,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村子的路好走了,不但畅通出行,还盘活了旅游资源。”村党支部书记杨建平表示,鲤鱼村现在是远近闻名的美丽民族村寨,先后获得“中国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10余项荣誉称号。

  如今,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鲤鱼村又有新打算。“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打好民族文化牌,做足山水大文章,助推乡村振兴。”杨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