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神州速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8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云办公 新便利(身边的小康故事)

本报记者 王影迪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03日   第 11 版)

  下午5时,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室的一家咖啡厅,背着黑色双肩包的小林正一边接听语音通话,一边迅速敲打着手提电脑的键盘、记录客户意见。

  “90后”小林是一家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他正在等待飞往上海的一趟航班。从业一年来,小林月均4次往返于出差地点和北京的家之间。出于在路途中抽空办公和与客户保持高频互动的需要,他经常使用移动办公软件和通讯工具。

  云办公的群体,不限于小林这样的“空中飞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云办公成了新时尚。飞书、钉钉等移动办公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背后是通信技术的支撑。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提供了更稳定的信号连接和更优的交互体验,促进了云办公的普及,提高了工作效率。

  几年前,还是另一番景象。小林回忆:“大二大三的时候,我做过一些实习,基本都是要求我到公司坐班,极少远程办公。”他扶了扶眼镜,“那时候线上办公软件的用户体验比较一般,观念上也觉得去公司坐班更正式。”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办公方式越来越被大众接受,甚至演变成一些企业在特定场景下的首选。开展视频会议、多人在线协作、云端自动保存,都已成为常见操作。对此,小林说:“云办公的普及不仅反映了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反映了人们观念的更新和对科技型办公工具的需求。”

  关于通信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小林表示,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跨部门协作能力得到提升;以往繁琐的审批流程被大大简化,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办公。“以我为例,高铁、出租车、飞机,甚至摆渡车上,都是工作之地。手机、随身WiFi、手提电脑就是我的‘移动办公桌’。”听着催促登机的广播,小林把电脑装进双肩包,又踏上了出差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