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中国品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7月30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保持耐心 静候佳音(品牌论)

韩维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30日   第 10 版)

  万众瞩目,华为鸿蒙系统上线,从街谈巷议变为触手可及。“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关于鸿蒙系统的许多争议也随之而来。

  誉之者说,鸿蒙可与当今两大移动操作系统苹果(iOS)、安卓(Android)分庭抗礼,中国国产操作系统自此告别“卡脖子”;非之者则称其为“安卓换壳”,算不上“自主研发”。一时间大家莫衷一是,鸿蒙系统又冲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那么到底该如何认识鸿蒙系统呢?公平地说,前述双方的观点都不全面。

  如果仅以现在消费者手机中使用的鸿蒙系统(HarmonyOS)来看,它距离“与苹果、安卓分庭抗礼”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说国产操作系统自此告别“卡脖子”也有些言过其实。因为至少截止到现在,鸿蒙系统还没有完全脱离开安卓体系,鸿蒙系统的很多代码,还是基于AOSP。

  AOSP的全称是Android Open-Source Project,即安卓开源项目。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都能够从AOSP社区下载和使用安卓系统的基础源代码,并在此基础上做二次开发。比如,谷歌官方的安卓系统(Android)就是由开源部分(AOSP)+自己的独门闭源部分(GMS)组成的。此前谷歌禁止华为使用的,也是这个闭源部分(GMS)。网友有一个通俗的比喻:AOSP是个毛坯房,Android是个精装房。此前华为开发的EMUI、小米的MIUI、魅族的Flyme等UI(用户界面),都是根据AOSP这个公共户型的毛坯房,各自装修出的不同风格的精装房。现在的鸿蒙系统很多部分基于AOSP开发,没有完全“另起炉灶”自建毛坯房,这就决定了它暂时还不能脱离安卓体系。

  这是否就意味着鸿蒙系统像原先华为的EMUI精装房一样,是“安卓换壳”呢?当然不是,这种说法大大低估了华为研发鸿蒙系统的抱负与付出。鸿蒙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两点:

  第一,虽然都用AOSP,但华为有意识地在“去谷歌化”。开源社区里的安卓代码,并不全是谷歌写的,虽然谷歌是最主要贡献者,但仍然还有全球不同厂商不同个人的参与。华为鸿蒙操作系统负责人王成录在今年1月的一次采访中就说:“今年 10 月,鸿蒙第三阶段的开源代码会上线,来自AOSP社区的、由谷歌贡献的代码几乎没有了。”

  第二,华为在AOSP之外,还加入了自己研发的毛坯房。这就是Openharmony(开源鸿蒙)。Openharmony(开源鸿蒙)和HarmonyOS(鸿蒙操作系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也是造成许多人误解的原因。鸿蒙操作系统对标的是安卓系统,都是精装房;开源鸿蒙则对标的是AOSP开源社区,是毛坯房层面的。这就决定了,目前的鸿蒙系统不是传统意义上“安卓换壳”的精装房,而是在毛坯房层面就存在户型、结构、材料等方面改动的“改装房”。

  那么,为什么鸿蒙不“一步到位”,直接自建体系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这并不经济,也不够有前瞻性。王成录说,目前安卓有约 2000万开发者,iOS有约2400万开发者,鸿蒙的开发者则在数百万级。鸿蒙的生态规模还不够大,那么多消费者用惯了安卓系统,突然换了一个不兼容的系统,会带来用户流失。所以对鸿蒙来说,“摸着安卓过河”是当下相对稳妥的策略。但在未来,随着鸿蒙生态的扩大、用户习惯的养成,以开源鸿蒙替代AOSP,甚至以自研内核替代安卓系统中更底层的Linux内核,彻底自建毛坯房,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鸿蒙的抱负并非在手机上与苹果、安卓一较高下,而是要打造一套能在手机、汽车、家电等设备上通用的系统。如果仅比较手机性能,鸿蒙或许与自己的“前辈”们难分伯仲,但当联接的设备越来越多时,鸿蒙的优势才将呈几何倍地显现出来。这才是鸿蒙对未来趋势的前瞻性布局。

  让我们保持耐心,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