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7月22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正在走向共同富裕的乡村

本报记者 叶 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22日   第 05 版)

  横坎头村。
  本报记者 叶 子摄

  葛家村。
  尤才彬摄

  滕头村。
  樊建成摄

  7月中旬,记者走访了浙江省宁波市的余姚横坎头村、奉化滕头村、宁海葛家村等地,看到这些乡村有的用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有的用生态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有的用艺术带动产业振兴……他们依靠奋斗都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浙江是“藏富于民”程度较高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0年和36年居全国第1位,同时均衡性比较好,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96,远低于全国的2.56。目前,浙江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三大主攻方向之一就是缩小城乡差距。如何通过乡村振兴,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使得城乡收入差进一步缩小?透过宁波3个乡村的独特发展道路,我们可以感知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有益探索和多样精彩。

  

  横坎头村: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

  宁波余姚,四明山脚。车子刚拐进横坎头村,未见其村,先闻其声:一条清澈的小溪,一路哗啦欢唱,流过整个村庄。一道为防治水患修筑的堤坝,是横坎头村村名的由来,也使山溪碧水变得绕宅漫柔,为这个浙东小村添得几分田园诗意。

  走进横坎头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好几家售卖红村大糕的店铺。红村大糕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米糕,由糯米、大米、豆沙等制成。横坎头村所在的余姚梁弄镇一带,家家户户都会做这种点心,甜而不腻,软糯清香。

  原来,梁弄镇位于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这里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所在地。横坎头村内有中共浙东区党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浙东银行、浙东报社等旧址,谭启龙、何克西等老一辈革命家曾长期在这里战斗生活。因此,横坎头村被誉为“浙东红村”,这里的大糕也称为红村大糕。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上坡。”横坎头村的地理位置,在战争年代适合与敌人周旋,在和平年代却成了拦在村民和好日子之间的一道“坎”。本世纪初,横坎头村还是一个交通闭塞、房屋破旧、村民收入比较低的经济薄弱村。2001年,横坎头村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700元,村集体经济更是一片空白。

  2003年春节前夕,刚刚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专程到梁弄镇和横坎头村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春节过后不久,习近平又给村里的党员群众回信,鼓励他们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按照“红色+绿色+特色”的发展思路,横坎头村开始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绿色资源、壮大特色农业,一路爬坡过坎,形成了特色鲜明、产出高效的农村产业体系,带火了采摘游、农家乐和民宿。

  2018年2月10日,村全体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分享荣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的好消息。当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

  “现在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我们村要打造共同富裕样板村,今后还要过更多坎,会有更多新变化!”横坎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科威带记者参观新建成的村文明实践站,他说,如何依托横坎头“浙东红村”的名声,撬动更多资源,吸引更多旅游、会务、培训等过来,这是村集体也是周边各村和梁弄镇考虑的事情。“每个村子的发展能力有限,一个景点、一个村只能留住游客数小时,能否将周边村子连起来,把游客留下来?”黄科威说。

  说干就干。今年4月,一条将梁弄镇汪巷村、甘宣村、白水冲村、贺溪村等这些散落在四明山腹地的“珍珠”串联起来的精品旅游线路推出,村庄抱团发展成为探索共同富裕的全新尝试。梁弄镇党委书记蔡亚红告诉记者,现在,梁弄镇以党建引领,以横坎头村为核心,成立了共富联盟,带动全镇其它行政村,加快形成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快富村带慢富村、大村带小村的镇域共创共富共享发展格局。

  “游玩的地方多了,留下来的游客也多了,住宿、餐饮消费自然增加了。” 黄科威介绍,精品线路一经推出就受到追捧,目前线路预约爆满,“大巴车把城里的游客一批批拉过来,我们讲解员都忙不过来。”

  游客多不多,横坎头村的红村大糕店老板最有发言权。记者问,生意怎么样?老板一边忙着蒸大糕,一边说,大糕完全不愁销路,村里红色旅游火热,线上订单也不少。考虑到游客喜好,各家还开发了黑米、抹茶、紫薯、芝麻等风味。“日子富裕了,生活比大糕还甜!”说到这里,老板开心地笑了起来。

  滕头村: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一个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的乡村,创成全国首个村域5A级景区;门票经济正火热时,这个村却取消门票,敞开大门迎全球客人;全村358户,891人,2020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22.9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9万元……在前往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的路上,一连串的数据和简介,已经激起记者的兴趣。这个“没有暴发户、没有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的村子到底什么样?记者迫不及待想去一探究竟。

  盛夏时节,村里柳绿蝉鸣,来往游客熙熙攘攘。漫步在滕头村,处处芳草清香,溪流碧波荡漾,园林百鸟和鸣,可谓是“田成方,路成行,清清河水绕村庄;橘子堤,葡萄河,一年四季花果香”。一排排整齐的别墅,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我们村的第三代‘小康别墅’,2000年开始建设。我们一家是2005年搬进来的。”村民傅丹丹说,刚搬进来时的兴奋感至今难忘,“这个房子又大又亮堂,我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小书房,开心得不得了。”

  傅丹丹是土生土长的滕头村人,见证了滕头村从温饱到小康,再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跨越。她告诉记者,小时候条件不好,印象最深的就是笋。奉化多竹山,一年到头餐桌上最常见的就是笋,从新鲜笋吃到腌笋再到笋干,很少见到荤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滕头人提出“一犁耕到头,自己救自己”的口号,大规模改土造田美化环境。1998年春,滕头村开始发展生态旅游业,“让人们掏钱来看滕头美景”;1999年,滕头村成为全国最早卖门票的村庄之一;进入21世纪,滕头村开始兴建特色产业经济工业园区,吸引了60多家企业落户;2019年底,滕头村取消年创收达3000万元的景区门票,转型升级为以二次消费、功能性消费为主的生态休闲旅游发展新模式;如今,生态农业、园林绿化、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占到滕头村经济总量的80%。原先的落魄村成了“生态花园”,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以前都说‘田不平,路不平,有囡不嫁滕头村’,谁也想不到现在滕头村村美民富,嫁过来可是件光荣事儿。”对比几十年前的滕头面貌,已过古稀的村民傅央改直言,是“绿水青山”成就了今日滕头的“金山银山”。

  早在1993年,滕头村就创立了全国首个村级环保委员会,对引进的工业项目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从那时起,已有近百个投资项目因其可能造成的污染被否决。此后,滕头村相继获得“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全国文明村”等70多项重要荣誉。联合国官员来滕头时曾说,“我到过世界上很多国家,很少看到像滕头村这样美丽整洁的村庄”。

  提到滕头人享受的福利待遇,傅央改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基本福利每人每月1500元,退休金最低每月3500元,住房、教育、卫生等保障一个不落。城里游客到了这,也都挺羡慕的。”

  富裕起来的滕头村有着更大的雄心。2019年7月,村里筹建了滕头乡村振兴学院,旨在向全国农村输出共同富裕的实践经验。

  2019年10月,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乌下村的村委会主任助理颜学农前来求学。“这里思路活、点子多,巧用市场和管理机制,不仅让村集体经济活起来,也让人心更加凝聚。”两个多月的跟班学习后,乌下村借鉴滕头产业发展模式,成立了农业产业合作社,建成投用农业产业园蔬菜大棚,新增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

  滕头村乡村振兴学院执行院长金江告诉记者,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深入挖掘、分析和提炼一批具有浙江特色、宁波特质、符合实际、富有成效的乡村振兴鲜活经验,已探索开发《从“常青树”到“树常青”——滕头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门道》等20余门实践特色课程和专题教材,截至目前,累计有15000多人次来院学习。

  “一村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滕头村党委书记傅平均说,2021年,作为全国唯一的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村案例,滕头村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滕头村全域就是一本生动鲜活的“教科书”,输出奋斗致富、联盟带富、赋能促富三位一体的“滕头模式”,滕头村要带领更多地方走深走宽共同富裕之路。

  看到家乡发展得蒸蒸日上,2011年底,傅丹丹决定回村发展。现在,她在村集体经济企业滕头集团负责对外宣传和培训活动,向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宣讲乡村振兴的滕头经验。傅丹丹说,如今的滕头村,少有教、老有靠、病有医,青山碧水胜桃源,正如滕头村参加上海世博会时提出的口号那样: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葛家村:实现精神共富,共同富裕可复制可推广

  “欢迎来仙绒美术馆参观,吃蓝莓啊!”走进葛家村仙绒美术馆,一位奶奶指着家门口的一株蓝莓树,热情招待游客。她是叶仙绒,今年67岁,宁海葛家村仙绒美术馆的馆长,美术馆就是她利用自家一幢房屋自费建成。带游客参观的志愿者告诉记者,别小看这家藏在小山村里的美术馆,每年有超10万人次前来游览,已经成了村里的打卡之处。

  村里的美术馆什么样?只见庭院里各种盆栽花卉错落有致,红色的木板上,用废旧布料拼贴成的“仙绒美术馆”就是招牌。一层的房间里,展示着一套旧家具,这是叶仙绒当年的嫁妆;二层的展厅,则是儿孙们创作的国画、书法和布艺、针织作品等。

  “虽然没有名家大作,都是就地取材,美术馆的藏品却备受游客青睐。”志愿者介绍说,“你看这幅用五谷杂粮制成的脸谱画,是奶奶的女儿做的,曾经有外国游客当场掏出100美元要买,她没舍得。”

  其实,和叶仙绒一样,葛家村的许多村民都不敢想象,自己的生活会和艺术沾上边。这一切还要从2019年说起,那一年,宁海县启动实施“艺术振兴乡村”行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团队来到了葛家村。

  葛家村位于宁波宁海大佳何镇,背靠天台山脉,一条石门溪穿村而过。3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偏远小山村,3年来,通过推进艺术振兴乡村,葛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艺术村、“网红村”。

  “刚来这里时,大家都觉得农村人不懂艺术,有的还怀疑我们是骗子,装装样子就走了。”丛志强说,艺术家来了,火了,艺术家走了,凉了,不是他追求的乡村振兴模式。他要激发村民的创造力和审美力,在一次次和村民们拉家常的过程中,将艺术的种子慢慢种在他们心中,还要让艺术设计与农村生产生活需求、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和产业振兴融合起来。

  粉小仙手工艺馆老板袁小仙,就是被丛教授带着走上了艺术路。以前,她开早餐店,丛志强发现她厨艺好,就让她用面团捏一个造型出来。袁小仙尝试着用不同的蔬菜汁和出了不同颜色的面,在长方形的饼上装饰红色的“100分”字样,就像孩子的试卷。后来,丛志强又拿出从村里搜集来的旧布料,让她试着做布艺玩偶。就这样,袁小仙自信心不断提高,将自家房子进行改装开了一家粉小仙手工艺馆。

  如今,手工艺馆里挂满了布偶,都是袁小仙自己创作设计的。随处可见的竹制桌椅、竹艺台灯、竹杯等,则是出自丈夫葛国青之手。到葛家村的游客,都会去他们那参观购买文创产品以及吃饭、住宿。2018年,袁小仙开早餐店年收入只有4万元,2019年,粉小仙手工艺馆收入10万元,2020年又增长到15万元。

  渐渐地,村民们发现,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品既有用又可以卖钱时,便纷纷开始动手,小到10岁、大到82岁的村民都参与到乡村设计和改造之中。全村40多个艺术共享空间、300多个文创品,都是由村民自发设计、自行建设、自己维护的,人人争当艺术家。

  行走在葛家村,记者感觉仿佛置身一个艺术创意天地。充满艺术感的小景点、小设计,令人目不暇接,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处处皆景。村里的老桂花树下,用石头和毛竹垒砌的“人”字形座椅,既可以坐,也能倚靠躺卧,村民们聚在一起乘凉聊天,好不惬意;老屋的长藤上,挂着竹筒做的五彩风铃,发黄的墙壁上,寥寥几笔勾出远山,任谁经过都要回头仔细瞧一瞧;再过一个转角,又遇到用石头、盆景等打造的枯山石景,颇有韵味;就连原本路上碍眼的电线杆,也被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小木板包裹起来,成了迷你花坛,化身街头艺术的一部分……

  艺术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也使村民的口袋鼓起来。葛家村党支部书记葛万永告诉记者,葛家村将艺术设计与村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群众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此前的12万元增加到35万元,旅游收入超过500万元,20家民宿农家乐同比收入平均增长40%。

  “不止如此,葛家村的138名乡建艺术家还被外村争相聘为村庄美化艺术顾问,上门帮忙设计和施工,年收入有的高达20万元以上。”葛万永说,葛家村还带动周边村庄兴起艺术乡建行动,连片打造“乡村艺术谷”,全县20个村庄参照开展艺术振兴乡村。葛家村成立的“艺术振兴乡村农民讲习堂”,相继接待了230多批全国各地的参观考察团队。

  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上阵,改造村庄,美化家园,扮靓生活,不仅提升了乡村的品位,也让干群关系和睦,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骤升。“以人为核心的共同富裕,不仅是提高物质生活的水平,更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精神共富。”宁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叶秀高说,葛家村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