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迁新居后,原来的房子已很少回去,可我一直都甚为牵挂,因为多年来积攒的书籍都在那里。这里面,有些是我早年间精心挑选的图书,也有不少是国内文朋诗友的赠书,而一摞摞的报刊更是编辑老师和各地读者寄来的样刊样报,是我写作生涯最直接的“物证”!可由于空间限制,我实在无法都搬到新家,只能时不时地故地重游一回,随手翻翻,掸掸尘土而已。
这天,我又去看望它们,刚到院门口,就见一位收废品的老大爷正乐呵呵地蹬着三轮车往外走。我朝车厢瞥了一眼,顿时惊呆了:里面一摞摞的图书报刊竟是我书房里的!原来,“勤快”的妻子瞒着我,对凌乱不堪的旧房子突击清理,准备租出去贴补家用。这堆在妻子看来毫无价值的“垃圾”,于我而言却是宝贝疙瘩一般!我赔上笑脸,又多付了20块钱,好不容易才让不情愿的老大爷把书从车厢卸了下来。妻子见状很不高兴,虽同意暂时留存,却也下了最后通牒。
该如何给这些“离家弃子”们找个归宿呢?把它们一股脑儿全卖给废品站?我不舍得也决不答应!送给相熟的亲友?跟我志同道合的文友,大都也是我这般情形,哪里还有空间容纳?送给其他人,难以物尽其用不说,只怕还会被谤上“送书(输)”予人的恶名!跟妻子争取它们的“继续居留权”?妻子对此早有怨言,今日所为非一时兴起,再则答应了又能如何?只不过是码得整整齐齐,尘封在书柜和皮箱里默默“终老”下去罢了。
我思来想去,未能找到解决办法,索性去街上闲逛。逛到朋友开的超市时,盯着他门口的两节闲置柜台,我忽然冒出一个想法:若是在此设置一个自由取还的免费“书摊儿”,不就能让旧书焕发新活力了?朋友当即同意:“咱这片儿好多年没有书店了,我这就收拾收拾,添点文化味儿!”我连忙往返数次,将书刊按类别摆在柜台和货架上。
晚上,我在本地文友群里吆喝:“旧书置换,让我们搭建一座流动图书馆吧!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用自己读过的闲置书籍,换取未读过的喜欢的书籍?之后我又详细写明:你只需用任何一本大体完好的图书或报刊,在“我们换书吧”活动区域,自行挑选换取,并在记录本上登记相关信息即可。你提供的图书将自动流入“我们换书吧”的书刊库,以此循环,一个免费的交流平台为你搭建!
两天后,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换出去一本书啦!”言语间,比他超市第一天开张还要激动。而我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真切希望,仓促搭建的“我们换书吧”,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流动图书馆,搭载上越来越多的读者,并给大家带来发自心底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