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神州速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7月2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带着姐妹们奔小康(身边的小康故事)

胡婧怡 冯海英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21日   第 11 版)

  憨态可掬的兔子、呆萌可爱的猫头鹰、栩栩如生的小刺猬……走进位于辽宁盘锦的史艳英草编工厂展示间,就如同走进了美好的童话世界。这些用蒲草加工而成的作品,可能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抑或是客厅里的家居摆设,而对于史艳英来说,这是让她和姐妹们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的“金饭碗”。

  1997年,史艳英下岗后,先是开起了干洗店,但市场竞争激烈,她开始琢磨着做些手艺活儿。“做手工艺品吧!”史艳英在心中确定了答案,“我从小动手能力就强,做这个虽然现在收入不多,但自己喜欢,还方便在家照顾儿子。”

  从代加工做起,史艳英勤劳肯干,熟练了技术,也看准了商机。2008年,她重新为自己的产品定位,开始自主设计制作蒲草草编产品。“蒲草是盘锦最常见的水生植物,以前手巧的乡邻经常采回来做草鞋、蒲团等。我可以通过我的设计,让这些冬天枯黄的野草重新鲜活艳丽起来。”因为设计灵动、做工精巧,史艳英的草编产品一进入市场便获得了客户的认可。订单越来越多,史艳英不仅自己收入增加了,曾经跟她一起做工的姐妹如今都成了她工厂里的固定员工。“大家每天都干劲十足,常常十几分钟解决午饭,又马上继续手里的活计。”史艳英说,“在我这做活的,很多是务农的妇女,农闲时来我这做工,平均每人一年能多挣2万块。”

  去年,史艳英开通了电商平台。“过去是我找客户,现在变成了客户找我。今年电商的订单量已经占到了全部订单的1/5。”

  眼下,史艳英的订单不仅做遍了全国各地,产品还远销欧美多个国家,一年的加工量可达三四十万件。“只要姐妹们愿意、只要大家身体条件允许,我就会带着她们一直做下去,点亮小康生活,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