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7月2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从第一艘万吨巨轮下水到见证中国跃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大船集团一直走在国内船舶工业方阵前列——

造大船,开出国门去!(来这里打卡(34))

本报记者 孔德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21日   第 01 版)

  1958年11月28日的人民日报头版。

  由大船集团建造的马士基11.5万吨原油/成品油船日前成功交付,该型船具备出色的节油性能和载货性能。
  大船集团供图

  扫码观看视频

  一艘大船静立在辽东半岛的大连港口,阳光将船身勾出金色的巨型轮廓。这是刚交付的31.8万吨超大型原油船,由中国船舶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自主研发设计并建造。

  “31.8万吨”,听到这个数字,96岁高龄的陈信隆笑容满面。拿着1958年11月28日的人民日报头版老报样,他一字一顿念出了相关报道的标题《第一艘万吨巨轮下水》。就在这篇报道发表的前一天,大连造船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典礼,2万多人参加。陈信隆说:“人民日报的报道写得好,中国人自己造的这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确实是‘造船工业新飞跃,远洋航运新起点’。”

  陈信隆曾是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的技术主管。别看现在上了年纪,可一谈起这艘巨轮,他依然能清晰地说出船体和船内设备的建造细节。“巨轮的动力装置是高温高压的锅炉和汽轮机,蒸汽温度高达460℃,压力高达46个大气压,喷出来的蒸汽看不见,万一把手割掉都不知道是咋回事哦。”陈信隆说,“这个工作很危险,但是如果大伙都害怕,怎么回应党的期待、响应国家的号召?”

  这正是那个年代造船人的心声,勇于挑战困难、矢志报效祖国。造船人的精神跨越时间长河,传承了一代又一代,让中国造船能力从“万吨”增加到“31.8万吨”,从依靠改良转为自主设计,也从进口变为出口。

  1981年9月14日,中国第一艘出口船“长城号”货轮船台建造工程完工并举行了下水典礼。“我们要造大船,开出国门去!”今年80多岁的王世先精神矍铄,他是“长城号”的设计者之一。“我在那之前也造过不少船,可造出口船还是第一次。”王世先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没资料、缺经验,我们对国际上这方面的规则也不太了解。”

  没有电脑、计算器,就靠计算尺和算盘,王世先丈量出一份份数据,手工绘制了成百上千张设计图。“工作很辛苦、很单调,甚至可以说是枯燥的。”王世先说,“当时我们根本不想那么多,就认定一条,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份信念,既是王世先自身的坚持,更是万千造船人工匠精神的体现。

  今天,中国船舶工业已然惊艳世界。2012年9月25日,国内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那天恰好是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船坞三部钳工四班班长戴振涛的34岁生日,这让戴振涛一生难忘。“当时我还是班组的组员,接到通知要我参建‘辽宁舰’,把我激动得呀,一整晚都没睡着。上了船,觉得这也好奇、那也新鲜。”戴振涛回忆。

  戴振涛的班组负责“辽宁舰”阻拦机的安装。阻拦机横跨船尾左右舷,装备巨大,但同时,仅导轨的水平精度就要求每米不得超过一根头发丝1/6的误差。为此,戴振涛与班组同事对各项数据反复进行测量、计算、调整,诸如天气、风向、载重等因素变化都要考虑在内。凭着这份细致、专注,他们班组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戴振涛也被评为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艘出口船、第一艘航空母舰……就这样,80多个“第一”诞生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伴随着中国船舶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跃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据工信部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09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其中海船为578.4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82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6.8%,其中海船为1372.1万修正总吨。

  走在大船集团内部船台上,略带咸味的海风迎面吹来,船笛声渐行渐远。记者发现,在身旁的港口,吊着钢丝的工人正凌空描画一艘大船的名字。“这是我们的超大型油船,也就是VLCC,载重量一般在20万吨到30万吨之间。”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可别小瞧它,我们建造的VLCC批量达到117艘,大约占世界营运VLCC船队的15%。”

  眼前,一艘艘巨轮在海港身披金光、蓄势待发,时刻准备着驶出国门,驶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