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7月1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好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16日   第 07 版)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传入中国至今100多年时间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其发展和变革过程中逐步开创出一种以艺术杰作启蒙人民、帮助人民提高审美与文化品位的现代文艺思想新传统,并建立起不断修正和完善的一整套艺术制度。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艺

  文艺工作者在实践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不断学习,每时每刻都体现着鲜明的美学品格和价值追求。无论是最接近人民的“延安大秧歌”、新中国成立初期气势恢宏的《东方红》,还是改革开放后令世界瞩目的“第五代”导演群体、新世纪“后奥运时代”开放包容的“中国笑脸”以及新时代充满文化自信的文艺创作,都体现着“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初心不改,体现着为民族振兴的使命赓续精神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谈“文艺为人民”

  时间如潮水,很多光怪陆离、毫无逻辑的流行语,我们一时看不懂、跟不上,也不必过于着急。因为随着潮起潮落,绝大多数网络流行语都会很快退却,了无踪迹。而那些源于生活、词能达意、深受欢迎、得以普遍使用的流行语,则会逐渐沉淀下来,融入现代语言文字体系,具备长久生命力,成为线上线下社交的“硬通货”。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李思辉谈网络流行语

  读书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阅读与不阅读是两种生活状况,一种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生机勃勃;一种荒凉沉寂,死气沉沉。人要存在,必须有阅读,五谷酒肉只能喂养你的躯体,不能滋养你的精神。人是追求精神享受的动物,这种动物需要修炼,修炼的方式便是阅读。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谈读书

  (丁乐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