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外媒看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7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中共以非凡执政能力领航中国(外媒眼中的中共成功秘诀)

本报记者 李嘉宝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12日   第 10 版)

  2019年3月20日,嘉宾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出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意读者会。
  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摄

  2021年7月3日,游客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党百年庆祝大会景观前拍照留念。
  陈晓根摄(人民图片)

  2021年6月27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新圩镇白芒村田园如画。
  刘贵雄摄(人民图片)

  走过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在国际社会眼中,这个百年大党正以坚定的决心和勇气,不断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在世界大局和时代潮流中把握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也给其他国家带来有关治国理政的有益启示。

  

  治国理政——

  “在发展中应对每一次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把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同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有机统一,领航“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具体国情”“中国特色”“改革”“法治”“五年规划”等成为海外热议的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网站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从而能够合理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拉丁美洲新闻社网站近日刊文称,“中国奇迹”的终极公式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领导层通过不断调整其政策,形成了一种创新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希腊国际关系学者海尔认为,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了惠及世界最多人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大刀阔斧地积极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现代化和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

  津巴布韦《先驱报》网站刊文称,中国共产党拥有最多的追随者、最高的公民支持率,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追求法治。“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如果公民在现行法律面前没有感受到公平、公正和平等,国家就不可能治理好。”

  不少外媒和海外人士认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具有延续性、创新性。

  美国Southwest News Media网站近日刊文指出,中国共产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五年规划。“中国人非常务实,注重长期规划和结果。”在尼泊尔驻华大使马亨德拉·巴哈杜尔·潘迪看来,五年规划是理解“中国之治”的一把钥匙。“‘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编制非常科学,不仅为中国未来5年、更为未来15年的发展制定了目标和蓝图。”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指出,中共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国家的长远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强调专注、纪律和辛勤努力,不急功近利,这是中共领导中国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阿根廷《经济学家报》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应对每一次挑战,与其非凡的现实主义、务实主义、长远眼光和精心谋划密不可分。这都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道路上成功的关键。”

  自我革命——

  “无法比拟的组织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国际社会关注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严治党,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升自身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能力。走过百年征程,历经千锤百炼,中国共产党依旧朝气蓬勃。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津巴布韦《先驱报》网站援引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的分析,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领域都拥有惊人的能力。因此,中国能够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治理体系,打造以知识驱动的经济。这不仅惠及本国,而且惠及全人类。

  太平洋—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太平洋事务理事会主席易立亚·奥蒂诺指出,中国共产党吸纳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不少干部都拥有基层工作的经历,建立起了西方国家政党无法比拟的组织优势。

  安哥拉《国家报》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够把中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凝聚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最终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网站指出,与西方政党松散的管理风格不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纪律严明,能够形成统一意志、采取统一行动,在整合力量及资源完成重要任务方面具有制度优势,从而确保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行动力。

  “今日俄罗斯”网站近日刊登英国国际关系专家汤姆·福迪的文章称,那些固执地坚持“中国崩溃论”的学派是荒谬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有足够的能力克服每一次挑战。因为从本质上说,中共不是植根于狂热意识形态的教条主义政党,而是植根于实用主义和自我反省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制度文化建立在其自身战胜困难、奋发有为的发展历史之上。

  “中国共产党能一直保持谦虚、不断学习的状态,这是非常难得的。”英国国际关系学者马丁·雅克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保持前进的状态,能够根据国家的最新形势作出反应,并思考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意义重大,人民对中共政策的信任更加坚定。

  “中国共产党的非凡执政能力、中国各级政府对政策的强大执行力令人钦佩。”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恩里克·杜塞尔赞叹道,在中国,中央的政策与改革措施能够在省、市、县、乡等各级地方政府得以高效落实,比如经济政策和反腐行动等。此外,中国共产党打击腐败所显示出的自我净化的决心和自律性,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断自我批评和进行修正的过程,将有效推动各项改革措施持续深化。

  启迪世界——

  “为其他国家提供重要经验”

  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乌克兰文版首发式在乌首都基辅举行。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向活动致贺信说,该书将有利于乌方进一步了解和借鉴中国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成功经验。据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出版发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目前,该著作已出版30多个语种,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一直为国际社会所津津乐道。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期待从中获得关于本国发展和世界进步的启迪。

  津巴布韦《先驱报》网站近日发表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阿德希尔·卡文斯的文章,题为《中共百年领导给非洲的经验》。该文指出,中国共产党认真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开辟了一条虽为中国独有、但引起广泛国际共鸣的道路,为其他渴望像中国那样解决发展挑战的国家提供了重要经验。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其他新兴经济体提供了新的动力,让它们看到政府和人民团结起来面对长期挑战,可以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发展经济学家罗斯高关注中共扶贫政策。他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再到乡村振兴新目标,中国共产党努力让农业和农村发展逐步跟上经济发展步伐。对其他国家来说,其中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土地管理政策为早期中国农村人口脱贫奠定了基础;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让农民获得了农业技术、非农工作岗位等。

  老挝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宋吉说,在中国国内,中共带领人民共同奔向更美好的生活。在国际社会,中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各国共同发展。中共政策内外贯通一致,令世人信服。

  多米尼加共和国科学院院士爱德华多·克林格·佩维达表示,“虽然中共强调每个国家都应该找到自己的道路,但该党身上有太多东西值得学习。”

  尼日利亚主流媒体《先锋报》《抨击报》刊登尼国际关系观察协会主席奥维·拉克姆法的文章《中国共产党一百年:重塑世界面貌》。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国的同时也在改变世界面貌。中国经济的崛起,挑战了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发展现代经济的理念,否定了私有部门才是经济发展引擎的观点。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奈伊朱说,中国共产党推动全球秩序与全球治理包容性发展的愿景,在非洲引发强烈共鸣。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更为全人类建设美好世界提供了平台。“中国崛起是人类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