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发布

本报记者 陈劲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6月22日   第 02 版)

  由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的《“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日前正式印发。《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民政部门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作出了部署,提供了指引。民政部6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情况并答记者问。

  据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司长冯亚平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四全四新”。一是全力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作出新贡献;二是全面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三是全方位强化基本社会服务,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四是全要素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彰显新作为。

  三方面推进基本养老服务

  《规划》明确要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十四五”期间,民政部将从三个方面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一是逐步建立养老服务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机制,形成基本养老服务与非基本养老服务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新发展格局。

  二是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健全城乡特困老年人供养服务制度,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落实集中供养。深入实施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络。

  三是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深化普惠性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通过土地、规划、融资、财税、医养结合、人才等政策工具的综合应用,充分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价格适中、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养老服务。

  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

  社会救助司副司长张伟介绍,下一步,围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民政部门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保持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

  二是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机制。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以及其他低收入人口为重点,建立健全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

  三是做好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加大低收入人口救助力度,在完善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的同时,研究制定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的政策措施,将符合条件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低保边缘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对符合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专项救助条件的,由相关部门依规纳入相应救助范围。

  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

  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张贞德介绍,“十四五”期间,民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

  一是全面提升结婚登记颁证服务水平,推动各地县(市、区)级婚姻登记机关至少设置一个独立的颁证大厅,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的常态化。二是推动县(市、区)级婚姻登记机关实现婚姻辅导服务全覆盖。三是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四是推动各地把反对天价彩礼,抵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作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重要内容,强化遵守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