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百姓话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6月17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奋发图强的建设年代(建党百年 中共党员风采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6月17日   第 12 版)

  王以德在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一九八一年,张青松在澳大利亚南极戴维斯站区采集湖泊沉积和贝壳化石标本。
  R·莫瑞斯摄

  刚入伍时的黄河。
  受访者供图

  唐俊(右)在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
  杨海龙摄

  2007年,卓嘎在野外采集科学数据。
  受访者供图

  王以德近照。
  作者供图

  2019年,张青松和妻子俞雅珍在北京郊区,享受夕阳红幸福生活。
  作者供图

  黄河近照。
  刘峰成摄

  唐俊近照。
  李向瑞摄

  卓嘎近照。
  受访者供图

  要永远跟党走

  █ 王以德  原辽宁省阜新矿务局总医院医生

  我1932年出生在上海,家在南京路附近。1949年我17岁,记得5月的一天清晨,打开家门,惊奇地发现马路两边湿漉漉的地上,睡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也是在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年,我考上了大学,先后被同济大学和大连医学院录取。当时适逢大连医学院建校,正在招收第一批学生,我响应国家号召,离开上海,来到大连医学院。入学后我又响应学校号召,选择攻读当时最需要人才的耳鼻喉专业。1954年大学毕业时,我仍然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留在东北,坐着驴车去了辽宁省阜新矿务局总医院报到,并一直在那里工作到退休。

  作为大连医学院的首批学生,我十分了解学校初创时期的艰难。尽管当时条件艰苦,学校仍想方设法地尽最大努力培养我们,这让我深受触动。身边党员同事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让我佩服,通过他们,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开始盼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我所在医院的党组织和党支部给予我很多帮助。工作中,我踏实肯干,关注国内外学术动态,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学习,总之一切以祛除患者病痛为目的;在生活上,我严于律己,简朴清廉。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1986年12月26日,我在全院大会上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天我终生难忘!多年来的追求变成了现实,我无比激动,感到无上光荣。

  作为一名89岁的老人,我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工作了一辈子的医院,从当年几排简易的平房到今天拥有现代化医疗设备的三甲医院,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国的发展变化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我要永远跟党走!

  

  开辟南极科学考察新战场

  █ 张青松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原研究员

  中国是南极考察的后来者。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两次国际极地年(1882-1883,1932-1933)和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失之交臂,被排除在国际极地科学考察活动之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和国家海洋局的董兆乾受中科院和海洋局派遣,应澳大利亚南极局邀请,于1980年1月12日第一次登上南极大陆,实现了几代中国科学家的夙愿。从1980至1989年,我四次赴南极科考。

  第一次,1980年1月6日离京,3月21日回国,共计75天,那时的我对南极洲认识甚少,但是登上南极大陆的社会影响很大。我们并非南极考察英雄,而是中国南极考察的侦察兵,开辟了南极科学考察这一新战场。

  第二次,1980年12月至1982年1月,我们去澳大利亚南极戴维斯站越冬考察。一方面做地貌与第四纪环境变化研究,一方面学习建站和管理经验,收获良多。采集各类标本样品8箱,同所内外专家合作研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南极研究论文集,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我在越冬考察报告中提出的南极半岛、拉斯曼丘陵和阿德雷角3个可以建站的地点得到采纳。1985和1989年,中国在乔治王岛和拉斯曼丘陵建成了长城站和中山站,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也将在罗斯海西北角恩克斯堡岛建成。

  第三次,1984年10月至1985年4月,我和同事们去乔治王岛兴建南极长城站。作为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副队长,我为选择站址、协助指挥建站和科学考察作出了贡献,并且为之折断了两根肋骨。但是值得!

  第四次,1988年12月至1989年2月,我再去长城站做冰缘地貌与环境变化研究。在李果队长帮助下,我获得了全年测量数据,所写论文于1992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6次南极地学讨论会上被宣读,获得好评。

  中国南极考察的快速发展,令国人骄傲、让世界瞩目,这得益于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繁荣,国力大增。极地考察青年才俊辈出,设备和装备不断更新,从“一船二站”到“一船四站”,再到“二船五站”,陆海空立体推进,考察手段实现现代化,中国的南极科考取得了不少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成为国际极地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守卫和平,守护万家灯火

  █ 黄 河  海军广州某部驾驶员

  川岛位于茫茫南海之中。每当太阳从海平面跃起时,我总会在出操训练前,站在岛上的最高处,眺望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2005年,我穿上军装,成为一名默默戍守在这里的海军战士。这些年来,我一直和战友们守卫与见证着这里的和平和美丽,同时也忍受着寂寞与潮湿、蚊虫和毒蛇。

  说实话,在这相对闭塞的环境里待久了,我心中不止一次打过退堂鼓。随着时间推移,我慢慢明白:在和平年代,军人的职责就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守卫和平,守护万家灯火。

  岛上艰苦生活的磨炼渐渐让我变成了一个“超人”。驾驶专业比武,各种装备车我驾驶得游刃有余,连续3年荣获基地“最佳驾驶员”称号。不仅如此,大到通信机房维修,小到为战士们缝补衣物,我都能搞定。我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黄妈妈”。

  记得那年,因为岛上湿热,加上常年操劳过度,刚刚离岛准备去医院看病的我接到电话:“班长,机房变压器起火,整个营区都已经断电了,怎么办啊?”

  “别着急,我马上回去。”来不及犹豫,立即返回岛上。经过7个多小时奋战,夜幕来临前营区供电终于恢复,可我的伤病又加重了。

  2018年,部队改革,我所在的单位撤离川岛,但岛上的信号台、通信机房需要有人值守,营房、码头需要有人看管,我因为熟悉这些工作,便主动申请留在了岛上。没多久,为了让我安心工作,妻子带着孩子也陪我一起住在岛上。

  今年是我服役的第16个年头,还剩几个月就要告别部队。川岛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像是我的孩子,我真心舍不得离开它。

  黄自宏整理  

  

  执行大国使命

  █ 唐 俊  西部战区陆军某防化旅旅长

  和平时期,我们有多少人能够经历战场血与火、生与死的淬炼?作为中国首批赴黎巴嫩维和官兵中的一员,2006年3月,我同战友们告别祖国和亲人,远赴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执行国际维和任务。

  就在中国营进入任务区的第3个月,黎以“二次战争”爆发。作为肩负和平使命的我们,身处战场漩涡的中央,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有时还需要冒着炮火外出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战争持续了1个多月,官兵们在狭长的地下掩体中坚守了30余天,这是一段漫长而又难熬的时光,但作为军人来说,这是一段弥足珍贵的经历。

  中国维和营距黎以边境线不足3公里,双方炮弹在营地上空来回穿梭,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冲击波,飞石、弹片雨点般飞来,击碎了门窗玻璃,摧毁了营房,死亡随时可能发生。期间,我驻黎观察员杜照宇同志遭轰炸牺牲,中国维和工兵营营地也遭不明火箭弹袭击,3名官兵受伤。我冒着炮火从废墟中救援受伤战友时,也伤得鲜血直淌。

  面对生死威胁,肩负使命的中国官兵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镇静和坚强。无论是为陷入“孤岛”的印度营运送补给、前往法国营排除未爆航弹,还是奉命赴加纳村惨案现场执行人道主义救援……这些画面至今深深烙在我的脑海。

  作为作战组长,我同时负责维和营作战、训练、扫雷以及与国内、国际各种联络工作,不管是战机轰炸还是炮弹横飞,我都始终处在第一线观察、指挥处置各种险情,保护官兵生命安全。原定于8个月的任务期,因黎以军事冲突延长至10个月。又因下一批维和工作需要,我继续留在异国他乡,一待又是8个月。期间,历经多次军事冲突、恐怖袭击、扫雷排爆的危险,但为了执行和平使命、捍卫国家荣誉,付出再大牺牲和奉献都理所应当,因为这是军人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更是荣耀所在。

  回国后,组织为我荣记一等功,以表彰我在维和期间的英勇表现,这既是对我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我们这个英雄集体的褒奖。对我而言,能够作为中国首批维和军人进入中东地区执行大国使命,展现中国军人的血性胆气,是我一辈子的骄傲,一生的荣耀!

  王永安 高洪碧整理  

  

  必须努力才能不辜负党的信任

  █ 卓 嘎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研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我出生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1989年被提前批次录取到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民族班。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西藏气象局从事天气预报业务。

  1994年7月,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提到要特别重视西藏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自治区气象局鼓励有意愿的工作人员继续深造,我便利用两个月时间备考,1995年顺利考取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硕士研究生。

  硕士就读时,与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同学相比,学习成绩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很快我就调整好了状态。国家给了我们少数民族这么多优惠政策,必须努力才能不辜负党的信任。硕士毕业后,我又通过了博士入学考试,成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陈联寿院士的博士生。那会儿陈老师总是格外关照我,每有学术交流、研讨会议等,我必定是被老师带去参会的学生。老师希望我通过各类学术研讨交流的机会,多听、多看、多学,开阔眼界的同时,碰撞出新的学术火花。

  在陈老师悉心指导下,我圆满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所撰论文《青藏高原对流云团发生发展及其东移影响的研究》,对夏季青藏高原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进行了诊断分析,为青藏高原对流系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在模拟和预报高原对流系统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2年博士毕业后,陈老师又推荐我去韩国延世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我从博士后工作站出站,毅然选择回到西藏,因为在我心里不能忘却的是对家乡的感情、党和国家对我们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导师对我的谆谆教诲与殷切希望。我盼望着能够早日为西藏气象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虽然高原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尤其在野外采集数据时更甚,但能够获得到宝贵的科研数据,非常值得。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西藏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成功实践和辉煌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大投入,换来了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共同繁荣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美满。

  本报记者 琼达卓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