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华侨华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6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旅俄华侨吴昊——

见证北京奥运,难忘梦想成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侨胞说·祖国在我心中②)

本报记者 高 乔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6月14日   第 08 版)

  2001年7月13日,吴昊(右)参与北京奥运会申奥成功庆祝活动时留影。

  2008年8月,吴昊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留影。

  从1993年由扬州师范大学(现扬州大学)派往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留学,到1999年前往俄罗斯著名学府莫斯科高尔基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从2003年在莫斯科创业,到如今投身中俄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旅俄20余年,吴昊深度参与了中俄交流合作进程,也见证了祖国的发展繁荣。

  观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70周年庆典,参与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活动,列席各级政协会议……吴昊亲身经历了许许多多中国的“高光时刻”。其中,一段持续8年的“圆梦”经历,一直铭刻在他心间,那就是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和举办。

  “那是我第一次参与祖国盛事,那种梦想成真的感觉,我一直难以忘怀。”回想起亲历北京奥运会申奥和举办的故事,吴昊的思绪飘回20年前的莫斯科……

  

  “跳着笑着,泪流满面”

  2001年7月13日,俄罗斯莫斯科国家大剧院,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打开手中的信封郑重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

  在会场外为申奥后勤工作忙碌的我,通过电视直播听到这声期盼已久的“北京”,心潮澎湃,欣喜万分。在我的身边,是一同参与申奥筹备的工作人员和华侨华人,到处都是欢呼声,我们大喊“乌拉”(俄语,意为万岁),互相拥抱,跳着,笑着,泪流满面,内心被激动和自豪填满了!

  因为亲身参与北京申奥的筹备工作,我知道申奥成功背后有多少辛苦和付出。当时,我正在莫斯科高尔基文学院准备博士毕业论文,作为当时俄罗斯最大华文报纸《世纪日报》的副社长兼副总编,我接触到北京申奥代表团,并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北京申奥工作做了一些“敲边鼓”“跑龙套”的工作。

  2001年6月,为了给申奥“暖场”,莫斯科举办为期一周的北京文化节。我不仅以《世纪日报》记者身份采访了前来表演的梅葆玖、白淑湘等艺术家,还作为志愿者协助前来筹办北京文化节的中国工作组开展各类筹备工作。当时我就在想,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工作,正好在我们留学的城市,这可能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申奥结果公布后,我们报社接到一个“紧急任务”——为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举办的申奥成功庆祝晚宴制作出入证。早上接到任务后,我与《世纪日报》的同事迅速行动,拿到大使馆提供的出入人员名单,报社同事设计证件样式,联系印刷厂加紧印制。当天傍晚,一打制作精美的出入证就送到大使馆。

  当天虽然工作紧张,但是所有同事都非常兴奋。大使馆把这项工作交给我们,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报社有设计人员和印刷厂,有制作证件的便利和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的信任。大家都觉得,能参与北京申奥相关工作,哪怕只是一个小任务,也非常荣幸。

  “如梦如幻,如痴如醉”

  北京夜空中礼花绘出的巨人足迹,国家体育场里冉冉升起的“飞天”五环,缶阵中雄风翻卷的“秦之声”,“鸟巢”中央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坐在国家体育场的万人观众席上。现场的表演“如梦如幻”,我陷入了“如痴如醉”的身心冲击中。

  一切都像做梦似的,但我知道这不是梦。耳畔回旋着《歌唱祖国》,眼前飘扬着五星红旗,中国百年奥运的梦想成真了!我的8年奥运梦也成真了!

  2001年,我参与申奥筹备工作时,就想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能不能有机会到现场去看看。尽管北京申奥期间,我在莫斯科做了一些协助工作,但我从不敢奢望能因此受邀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没想到2008年6月,我收到北京市侨联发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邀请函,“非分之想”真的变成了现实,那是梦想成真的感觉!

  开幕式前一天晚上,我彻夜未眠,兴奋难抑。从乘坐大巴抵达开幕式现场,到与身边同为华侨华人的观众一同欣赏表演,再到开幕式结束,从北京回到南京家中,开幕式带来的震撼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这么宏大的盛典,也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这样的国家盛事。我知道,作为在场数万观众中的一员,我代表的是远在海外的千千万万华侨华人,我承担的这份荣誉是祖国对千万华侨华人的认可。

  从莫斯科飞往北京前,我就把自己要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消息告诉家人。90多岁的外公听到消息后,在家中颤巍巍地提笔写下“百年奥运,长春飞翔”8个大字,其中嵌入了刘长春和刘翔的名字,字里行间都是外公对中国实现百年奥运梦的骄傲和欣喜。回到南京家中,家人专门为我准备了“欢迎宴会”,亲友们聊起开幕式上的种种画面,纷纷问我现场观看的感受,欢声笑语间洋溢着对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欣喜和自豪。全家人为我参加奥运会开幕式而齐聚一堂,是我多年来大大小小的家庭聚餐中绝无仅有的一次。

  “奥运梦圆,未完待续”

  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北京奥运会都是俄罗斯朋友关注的话题。我印象很深的是,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俄罗斯朋友开玩笑地跟我说:“你们开幕式办得这么好,让之后办奥运会的国家怎么办呀!”玩笑话里,蕴含着当地民众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和认可。

  从在莫斯科申奥成功到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这8年是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升温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从学生到创业者身份蜕变的关键时期。8年间,我每年来往于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间,亲身感受着中俄友谊的不断加深,也见证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10年前,我从未想过,能在莫斯科的街头看到中文,听到普通话。如今,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的机场、火车站,随处可见中文指示牌,机场的航班语音播报也有了中文版本。在俄罗斯多年,我们听到越来越多俄罗斯的朋友、生意伙伴对中国发展的“点赞”,也感受到中俄两国经贸、文化、社会等多方面越来越密切的交流。

  2015年,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中国再圆一次奥运梦,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我近几年也多次接触北京冬奥会相关工作。2018年,北京冬奥组委派出工作组来俄罗斯与俄奥组委交流,我们一同参观了莫斯科奥林匹克体育场。2019年,我曾到张家口实地参观为冬奥会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站在建设中的场馆里,我对祖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感到振奋,对冬奥会的期待更加迫切。

  2022年北京冬奥会近在眼前,我的“奥运梦”未完待续。如果有机会,我想到张家口亲眼看看冬奥会的精彩赛事,亲身体验一把“冰雪”乐趣!

  (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