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健康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6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提出——

加强医学基础研究 解决“卡脖子”问题(医声)

本报记者 王美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6月08日   第 09 版)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赵玉沛为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会长,张伯礼为第一届监事会监事长,王健担任中华医学会秘书长。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修改后的《中华医学会章程》。

  在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相关专家围绕推动医改、加快科研、建设公共卫生体系等话题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

  医疗价格要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以前讲“三医联动”,谈的是医保和医药支持医疗,在这三者之外,还有医疗卫生事业、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三医”,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事业主要的平台和载体,医疗卫生人员是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承担的主体。

  目前医改进入深水区,我们需要重点思考如何发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改中的积极性。医疗价格是影响医务人员积极性的一大因素,价格一定要合理适度,一定要反映成本,一定要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的前沿是医学,医学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社会发展,关乎人民福祉,未来医学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升对医学研究的支持是改善医学发展的重要条件,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改善。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

  营造尊重个性、宽容失败的研究氛围

  在这次疫情中,中国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较短时间内,在确定病原、核酸检验、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在“卡脖子”问题上,特别是医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上,我们还需要加快步伐深入研究,把握全球科技竞争的先机。

  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水平,遵循深研、细研、精研科学规律,与应用研究形成相互促进的科学循环。同时,促进人工智能与医疗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智能辅助诊疗,通过纳入循证医学来指导临床实践,加大成果转化力度。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把教育放在首位,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营造尊重个性、宽容失败的研究氛围。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打牢基本功,也要通过创新机制,真正培养出来一批高质量、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领军人才,坚持协同创新,推动医学科技的进步。加大医工交叉、医企合作,让医学科技助力强国战略。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伟:

  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是当务之急

  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隔离墙,才能切实维护人民健康。

  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当务之急,推动全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协作体系建设,通过省市共建,实现大数据中心与地方疾控中心、国家平台的信息共享共用和互联互通。

  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卫生政策、应急管理体系、应急演练预案的研究工作,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提供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