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6月05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潍河岸边的缅怀

李忠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6月05日   第 07 版)

  我的家乡在鲁东南五莲山区最北端一个小山村,与1898年你出生的北杏村相距仅3里地。几十年来,听父老乡亲讲故事,阅读回忆资料,你细高瘦长的身影,跌宕起伏的经历,短暂而光辉的人生,在我眼前时时浮现。

  你出生时,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即将崩溃。你家连续三代都是地主家佃户,父亲在你出生前4个月就病逝了,家中祖母给地主家当佣人,母亲靠纺线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生计。

  一个偶然机遇,你有了读书机会。7岁的你给地主家小少爷做伴读,做了不到1年时间。家里穷,你从小就跟着大人学做各种农活,练就了一手庄稼活好把式。在青山秀水滋润下,天生聪颖的你,成为乡间多才多艺的小秀才,吹拉弹唱、下象棋、写毛笔字样样在行。你最喜欢听母亲讲故事,也喜欢去书场听故事,那些英雄故事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扶弱济困、除暴安良的种子。

  你如饥似渴地吸吮知识的营养。你曾步行几十里路去别的乡镇借书。村小学里,乡贤身边,经常出现你求教的身影。你失学后几年,村里办起了针对贫穷子弟的私塾学堂,你又有了读书机会。两年里,你学习了基本的儒家经典,因学习踏实,很快就能写出象样的议论文章,很得先生赏识。张玉生先生晚年常对人说:“我这一生教了许多学生,最得意的就是王瑞俊。他学的课程,都是当天背熟还能默写出来,从来不差一个字。他还注重弄懂意思。”

  1918年,你考取了济南第一师范。到济南求学的第二年,“五四运动”爆发了。这年夏天,你回到了家乡,反对21条不平等条约、抵制日货浪潮已蔓延到了这里,你们组织附近各村的学生成立了反日会,你初步展露了组织和演讲才能。你的集市演讲,极大激发了家乡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当地反帝反封建运动发展。

  你外出求学,正赶上了一个改天换地的时代,各种新思想新思潮鱼龙混杂。中国的出路在何方,救国救民的道路又在哪里?你在迷惘中观察、思考、探索着。

  1920年,革命先行者李大钊在北京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就像一声春雷,在你耳畔炸响。你来到北京,趁代表山东学生到北大联系事务之机,去红楼拜访了李大钊先生,并填表成为外埠第一批会员,得到了刚出版的《共产党宣言》。这是改变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李大钊等人引领下,你确定了自己的信仰,加入到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洪流中。

  1921年7月,你奔赴上海,又去南湖,参加了那次“开天辟地”的伟大会议。从此,你开始了波澜壮阔、壮怀激烈的战士生涯!

  你用如椽巨笔,写出了一篇篇战斗檄文,向黑暗社会开战。《乡村教育大半如此》等,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殷殷关切;《山海关工人宣告罢工真相》等,向工人阶级发出了战斗号角;《中国的兵患与匪患》等,又像一把把火炬投向沉沉暗夜,照得魑魅魍魉无处遁形。

  济南大明湖畔,留下了你慷慨激昂演说的声音,燕赵大地留下了你勇敢战斗的足迹,青岛海滨,淄博工矿,你与工人亲切交谈,布置工作。直到1925年8月19日,因劳累过度,英年病逝于青岛,你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7岁!

  短暂的人生,浓缩了你的思想品格和价值追求,也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1949年9月,开国大典前夕,毛泽东对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山东代表马保三等人说:“革命胜利了,不能忘记老同志。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烈士的历史搞好,要收集他的遗物。”毛泽东还回忆道:“王尽美耳朵大、细高挑,说话沉着大方,大伙都亲热地叫他‘王大耳’。”1961年,同为一大代表的董必武在路过山东的火车上想起你,写下了“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的深情赞美诗句!

  你的追求影响了你的家人,大儿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加入了当地党组织,拉起了一支3000多人的抗日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莒县、五莲、诸城三县建立起你的纪念馆。当年的小山村,如今建起一排排楼房,枳沟镇成了闻名遐迩的红色小镇。家乡人翘首期盼的高铁不久将从这里通过。

  当年,参加了改变中国命运走向的历史性会议后,你写了一首明志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自此,你把自己名字改为王尽美,因为你心中的理想,就是让人民过上尽善尽美的生活。你把村前的无名土岭命名为“乔有山”,寓意为“乔迁为人民所有”。

  从此,一个伟大而光辉的形象,就像家乡那巍巍的五莲山,更像那悠悠的潍河水,风范高耸,精神永远,健壮着莲山儿女的筋骨,滋补着潍河乡亲的生活。你又像一盏耀眼的灯塔,照亮着齐鲁儿女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