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5日,为期3天的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在英国伦敦落下帷幕。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是自2019年以来,七国集团成员国首次举行面对面会议。本次会议旨在重振七国集团的作用,并形成更广泛的联盟,应对那些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国家。英国表示:“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和俄罗斯的恶意活动可能会破坏这个秩序。”
七国集团自诩为“民主国家”,但最新民调显示,53个国家和地区的受访者将美国视为全球民主的最大威胁,却未见七国集团对此作出任何表示、采取任何行动。
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如何共同应对中国挑战,是本次外长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德国之声报道称。
G7外长会议会后发布联合声明指出:“我们将共同努力,培养全球经济韧性,以应对专横和胁迫性的经济政策和做法。我们敦促中国承担和履行与其全球经济作用相称的义务和责任。”这份长达12000余字的联合声明,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东海和南海等周边局势、涉疆、涉藏、涉港、涉台等内政问题均有“染指”。声明宣称,“严重关切中方在新疆和西藏侵犯人权的问题”,特别是针对维吾尔族人存在所谓“强迫劳动”等现象;在涉港问题上,指责中国实施的选举制度改革“侵蚀了香港选举制度的民主成分”;对于台湾问题,表示“支持台湾当局有意义地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卫生大会”。
会议期间,G7成员国外长多次谈及中国相关问题。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英国外交大臣拉布会晤时表示,有必要努力打造一个“热爱自由的国家的全球联盟”,“我们的目的不是试图遏制中国,或压制中国”,西方将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避免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的破坏。德国之声报道称,德国外长马斯呼吁各国共同制定聚焦人权的中国战略。他表示,“经济利益无所不在,但在同中国打交道时,必须给予人权和自由更多的关注。”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对于中国在东海和南海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尝试以及香港和新疆的人权状况表示了“严重关切”。
“七国集团外长会对中国进行没有事实依据的指责,公然插手中国的内部事务,搞开历史倒车的集团政治,这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干涉,是对国际关系准则的肆意破坏,违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严正声明:涉疆、涉藏、涉港问题都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权益拥有充分的事实和法理依据。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包括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卫生组织活动,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卫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重要原则。
“此次G7外长会议重点关注中国和俄罗斯,这是G7议题的一次转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此前,G7主要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关注国际政治局势,此次会议则呈现出强烈的地缘政治特征。“G7从曾经自认为主导全球治理的机制,越来越演变成一个地缘政治工具。”
两面措辞显露分歧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作为G7会议东道国,英国希望在对华政策上保持平衡,在批评中国的同时,也在气候变化等领域敞开合作大门,避免让G7会议被视为“反华会议”。拉布表示,七国有意捍卫“民主原则”,但不打算放弃与中国在一系列问题上进行合作。拉布称:“我们认为贸易应当是开放的……我们主张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抗击疫情,并在卫生领域合作。”
会议联合声明表示,解决全球挑战,包括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促进经济从疫情中恢复发展等,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利益,G7将寻找与中国在促进区域发展以及全球和平、安全与繁荣方面的合作机会。
“G7外长联合声明反映出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集体焦虑,它们试图以维护原有的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和规则为名,构建一个针对特定国家的价值观同盟,使所谓的多边主义意识形态化。与此同时,两面措辞反映出西方在对华政策上的两面性。”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闫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西方加强了联合遏制中国的所谓价值观联盟;另一方面,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特别是在全球问题和全球治理上,西方国家又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没有中国的参与,一些重大全球性问题无法解决,这恰恰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不可替代性。
“G7中的多数国家在中国问题上有共同关切,但有些国家有不同的做法。”法新社报道指出,日本与中国有着历史性紧张关系,但一直没有加入西方国家制裁中国的行列,因为它担心激化与其巨大邻国和贸易伙伴的矛盾。德国之声分析,在对华政策问题上,欧盟同美国之间存在分歧。同欧盟相比,美国的对华政策更为强硬。对于刚刚完成的欧中投资协定,美国持批评态度。在是否应允许中国通讯设备制造商参与5G网络建设的问题上,欧美双方也存在意见分歧。
拉帮结派恐难落实
“作为会议主办方,英国在此次G7外长会议中发挥了一定的特别作用。在英国帮助下,美国的意愿得到更多体现。美国拜登政府拉拢盟友的策略起到一定效果,即G7国家内部矛盾被部分掩盖,中国、俄罗斯成为欧美国家向外转移矛盾的‘靶子’。”崔洪建分析,“G7试图在对华、对俄问题上协调立场,统一发声。但G7国家内部对华态度也有所差异。目前,G7国家虽然打着合作旗号,但具体合作措施如何协调落实,还有待观察。”
“美国希望建立一个让七国集团及其它利益攸关方参与的磋商机制,以便各方能对中国的行动做出协调一致的回应,同时借这个机制来增强七国集团的韧性。”彭博社援引一名外交官的话指出。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出席会议的包括七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外加欧盟。澳大利亚、印度、韩国和东盟的代表作为嘉宾参加部分会议,这反映出印太地区作为全球增长引擎不断增加的存在感。
英国《卫报》网站报道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英国外交大臣拉布呼吁振兴并扩展G7联盟,“捍卫”开放社会和基于规则的秩序免受所谓“威胁”。拉布表示,英国邀请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和南非参加G7外长会表明,“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向‘志同道合’国家相互合作的模式的转变”。
“此次G7外长会议采取‘G7+’的模式,利用所谓民主同盟的名义拉拢其他国家,主要作用也是对中国形成外交上的围攻声势。但从实质影响上看,G7落实对华策略的工具并不多,对中国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不大。”崔洪建表示。
闫瑾强调,此次G7外长会议联合声明除了措辞强硬的口头表态之外,并没有具体的共同措施和行动。这表明G7国家对华政策并非铁板一块,也存在不同利益取向和政策基调,要形成共同制华措施并非易事。G7国家只有秉持开放包容心态,正视中国的发展和实力,正视中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摒弃意识形态偏见,以合作共赢为基础,才能构建有利于世界发展和稳定的与中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