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杨莉萍以前读《黄帝八十一难经》,读到第四难时,感到这段话有些读不通,很是疑惑,直到她读到从民间搜购来的一部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天圣为宋仁宗的年号)的《黄帝八十一难经》绢本,疑惑方才解除。
绢本上的写法是这样的:“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也……”传世本中“受谷味”3个字为衍文,当是传抄过程中误添加上去的。去掉这3个字后,文通字顺了。
其实,对于这多出来的字,学者早有怀疑。清朝徐大椿在《难经经释》中说:“按‘受谷味’三字亦属赘辞。”但徐大椿是结合上下文推断出来的,没有版本支持。这次,杨莉萍根据宋代绢本的写法,坐实了传世本的错误,可谓正本清源。
杨莉萍教授是北京医院药学部原副主任,致力于中医药实践和医书古籍的研究,经多年临床实证和潜心研修,于2020年底获得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支持,组织课题组,正式开展了“辽代中医古籍的抢救、校勘与出版”课题的研究。
该课题主要针对新发现的一批古籍展开抢救性研究。“已发现有几十套上千册书。”杨莉萍说,其中有《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神农本草经》138册、《黄帝内经·素问》200册、《伤寒论》100册,古代医书精华尽在。
这批古籍经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鉴定,确认有前人未曾发现过的辽代中医古籍,包括北宋皇帝送给辽国皇帝的一批医书。这批古籍存量较大,不仅版本早而且多数为手抄本,其中还有大量的插图。最关键的是在书中,写明为某年北宋皇帝赠予辽国皇室的礼品,极为珍贵。从医学和文物学角度都极有研究价值,急需抢救和保护。
“目前流落在民间的辽代中医古籍尚有多少不清楚,需要走访不同收藏家和古玩市场,因此,搜集、整理工作需要更多人力物力的投入。”杨莉萍说。
为了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汇集众智,课题组于5月7日在北京医院召开了启动会,邀请各方专家,为“辽代中医古籍的抢救、校勘与出版”课题的深入研究与未来发展予以探讨、布局。
专家表示,中医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亮点,至今仍有生命力。但很多中医古籍的内容是从类书、古注中搜寻出来的,大多不能复原其全貌。这次发现的中医古籍数量多、保存完整,包含大量精美的图示,不仅有纸版,还有绢版和雕版,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再发现和抢救工作。
抢救中医古籍,刻不容缓。北京医院杨莉萍教授课题组,在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指导下,将个人的抢救工作纳入国家课题,通过对古籍的整理,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