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4月13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改天换地的解放,让上海南京路从昔日“冒险家的乐园”真正变成“人民的路”——

“阿拉幸福感老浓了!”(来这里打卡⑤)

本报记者 严 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4月13日   第 01 版)

  1949年5月2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
  资料图片

  如今,夜晚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热闹非凡。
  王 冈摄(人民图片)

  扫码观看视频

  “那天早晨,我上班经过南京路,看见许多穿黄色军装的解放军战士抱着枪,和衣睡在路边。我当时就奇怪,解放军战士怎么都睡在地上?”72年前上海街头的这一幕,范洪涛永生难忘。

  1949年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解放军严格遵守“入城守则”,不入民宅睡马路,以此作为送给上海市民的一份“见面礼”。“解放军到底不一样啊!我记得,南京路上挂满了横幅和彩灯,老百姓发自心底欢迎解放军。”轻拂着记者铺开的人民日报老报样,92岁高龄的范洪涛指尖微颤。

  1949年5月29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几乎整版都是关于全国最大城市上海解放的报道。泛黄纸页上的铅字,记载了上海人民的喜悦:“他们贴标语、挂漫画、扭秧歌,向解放军献花。其中有一条标语写着:‘我们的日子来了!’”

  历史并未远去。72年后,记者走进商铺林立、游人如织的南京路步行街,看到永安百货顶楼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上海解放的第一面红旗曾在相同的位置高高升起;楼对面,上海第一食品商店内人气很旺,广播“上海解放”的第一声就是从这里发出;往北,依稀可见修缮一新的黄浦剧场,那是《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唱响的地方……

  改天换地的解放,让昔日“冒险家的乐园”真正变成“人民的路”。今天,在城市建设者的悉心守护下,作为上海地标的南京路历久弥新。

  “上海解放前,南京路是蛮繁华的,但那个繁华属于有钱有势的人,平头百姓只能住在路两旁的旧里弄,一家好几口人挤在一个不到10平米的亭子间,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73岁的张宛青在南京路附近一条弄堂住了一辈子。领着记者穿过一扇石库门,顺着木台阶上楼,她回头一笑:“儿子、女儿都买大房子了,但我不愿搬走。”

  逼仄的弄堂生活,为什么反倒过出了瘾头?一进张宛青家里,记者似乎找到了答案:煤球炉子早就换成瓶装液化气,洗手间安了抽水马桶;屋外的上街沿也垫高了,铺设了排水口,下雨天不用再愁屋里“发大水”;站在阳台四望,不远处,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成了别样风景。“到夜里,步行街上霓虹灯全都亮起来,老漂亮的!”

  张宛青说,这还不是答案的全部,“阿拉对南京路感情深,因为这里老温暖嘞!”

  这份温暖,来自守护南京路的一群卫士,延续了70余年。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某部三营八连进驻南京路,担负警卫等执勤任务。他们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全心全意为民服务,被上海人称为最可爱的“霓虹灯下的哨兵”。

  在南京路步行街西端新建的下沉式广场,记者看到一块巨型浮雕,刻画的正是这支“南京路上好八连”与上海人民的鱼水情:神色坚毅的战士,有的紧握钢枪,站岗放哨;有的凿石铺路,帮忙建设;有的修鞋剪发,服务市民……旁边镌刻着毛泽东挥毫写下的《八连颂》:“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而今,每月20日,在这座巨型浮雕旁的路边,接替“好八连”承担南京路执勤任务的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战士们,总是早早支起棚子,摆开电推子、螺丝刀、血压仪等器具,帮来往行人修修补补、答疑解问。

  从修解放鞋、伞具、半导体收音机,到修皮鞋、手机、钟表,再到测量血压、提供法律咨询,这项传承“好八连”精神的为民服务活动已坚持39年,战士们的新技能越学越多。

  “你看,我们踩的这些大理石地砖,也是当年战士们听说南京路步行街修建工期紧张,自发帮忙一起铺的。两边不少高楼,战士们都参与过建设。”走在步行街上,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原副政治委员夏光荣对记者说。他今年50岁,早已转业,但南京路是他和战友们心中的“母亲路”,他们忘不了在这里挥洒过的青春和汗水。

  南京路步行街更长了!去年9月12日,步行街完成东拓项目。沿着这条融汇海派风情与全球时尚的百年老街,人们可以一路走到外滩,聆听黄浦江上航船往来的汽笛声,遥望浦东新区开放包容的国际范儿,感受新时代上海澎湃不息的大都市活力。

  夜晚的南京路,霓虹渐次亮起,光彩耀目;哨兵肃然挺立,坚守岗位。记者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眼前的上海老字号商铺和各大国际品牌门店交相辉映,铛铛车搭载着市民和游客,不时传来天南海北的口音。此刻,记者脑海里回响起范洪涛老人反复念叨的话——“现在,阿拉幸福感老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