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白衣红裙的舞者,轻盈旋转跳跃,犹如朱鹮在山水间翩翩起舞……今年央视春晚,舞蹈《朱鹮》惊艳了观众。
很多人不知道,美丽优雅的朱鹮,曾濒临灭绝。1981年5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世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被重新发现。
今年是朱鹮重新发现40周年。40年间,朱鹮从7只繁衍至5000多只。它们飞出洋县,飞越秦岭,飞向全国,飞到海外。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郭立新向记者表示:“保护朱鹮是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功案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发现、保护朱鹮的科学家、志愿者,听他们讲述与朱鹮之间的故事。
“寻找一种罕见鸟类,犹如大海捞针”
3月,又到了朱鹮筑巢的时节。在洋县的树林间、田埂边,时常有一位白发老人缓缓踱步。在他不远处,朱鹮低空翻飞,紧紧跟随,就像在陪他散步。
这位老人是刘荫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3年前,刘荫增在洋县安了家。洋县北依秦岭,南屏巴山,被称为“朱鹮之乡”。接受记者采访时,84岁的刘荫增正在自家小院里喂鸟。他撒下粮食,不时有鸟儿飞来吃食、玩耍,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不过,让刘荫增感到最亲切的鸟儿还是朱鹮。“我和朱鹮有特殊缘分,就像命中注定。”他说。
1981年,正是在洋县,刘荫增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
刘荫增的讲述仿佛将记者带回到40多年前。那是197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受国务院委托组成专家考察组,在中国境内寻觅野生朱鹮。接到任务,刘荫增的第一感受是:“这个课题挺难的。”
难在哪儿呢?问同行,没人见过朱鹮;找标本,都是20多年前的了。刘荫增感慨说:“要在偌大的中国寻找一种已经失踪了20多年的罕见鸟类,犹如大海捞针!”
自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环境破坏,加之食物匮乏、缺乏筑巢树木等原因,朱鹮的数量急剧下降。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朱鹮相继绝迹。中国自1964年在甘肃省捕获一只朱鹮后,再无朱鹮的消息。中国境内还有朱鹮吗?考察组必须给国际鸟类学界一个明确的答复。
寻遍曾有朱鹮分布的燕山、中条山、吕梁山、大别山,刘荫增团队始终未发现朱鹮踪迹。后来,考察组扩大了范围,在历史上曾出现过朱鹮的12个省份,实施“拉网式过滤”。北起黑龙江省、南至海南岛、西到甘肃东部、东临海岸线,考察组到处给群众展示朱鹮的照片,趁放电影时插播朱鹮的幻灯片,发动群众协助寻找,依然没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在几乎认定朱鹮已经绝迹的情况下,刘荫增决定再次前往汉中市等曾采集到朱鹮标本的地区复查,这是最后的希望。
1981年5月,刘荫增第三次来到洋县。有一次,在县电影院放完片子后,有人说见过这种鸟,这让刘荫增喜出望外。他一路追寻,果然,在海拔上千米的姚家沟,刘荫增见到,几只鸟在高大郁葱的青冈树上扑打翅膀。
他立即拿起望远镜,只见一对成鸟栖于树上,长喙、红首,羽毛上一抹淡红。巢里3只幼雏嗷嗷待哺,附近还有一对成鸟在游荡,一共7只。“就是它!是朱鹮!”刘荫增高兴地喊起来,“3年的心血没白费,可把你们找到啦!”
找到朱鹮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刘荫增要回答两个问题:全球只剩这7只了吗?如何保护朱鹮?
一方面,刘荫增继续在全国各地搜寻朱鹮的消息,另一方面,他带领洋县林业局4名年轻人,利用一间村民废弃的房间,建起了“秦岭1号”朱鹮保护站。他们守候观察,投食喂养,应急救护,逐步积累起保护朱鹮的经验。
1981年至1990年,朱鹮在姚家沟成功繁育10窝,产卵30枚,出壳20只,出飞幼鸟19只。如今,朱鹮已繁衍至5000余只,不仅飞出洋县,飞越秦岭,还飞向全国,飞到海外。秦岭北坡的陕西省宁陕县、铜川市、宝鸡市,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省德清县等地也都迎来了朱鹮回归。1985年,朱鹮“华华”出借日本,此后,中国向外输出朱鹮种源14只,如今日本、韩国朱鹮种群已近千只。
40年过去了,刘荫增始终没有离开朱鹮。他告诉记者:“从我家出发,走20分钟就有水田。如果想朱鹮了,我出门转一圈就能看见它们嘿!”
最近几年,刘荫增参加了许多国际论坛、公益活动,号召更多人参与到朱鹮保护中。他认为,朱鹮美丽又有灵性,是一种需要和人接触的特殊鸟类,对朱鹮的保护应提升到文化、历史的认知上来,让公众能主动地做朱鹮守护者。
“像是在为儿女做事,我感觉很幸福”
在朱鹮栖身之处,总能见到一个女人的身影,人们称她“朱鹮妈妈”。
“朱鹮妈妈”名叫常秀云,是陕西省林业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这个“妈妈”,一当就是38年。
1983年,常秀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陕西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工作。工作的第二个月,她接到一项任务:抢救一只生病的朱鹮。
常秀云火速赶往洋县,在那里,她平生第一次见到了朱鹮。“朱鹮优雅和友爱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我。”常秀云说。
作家陈忠实曾这样描写朱鹮:“一袭嫩白,柔若无骨,在稻田里踯躅是优雅的,起飞的动作是优雅的,掠过一畦畦稻田和一座座小丘飞行在天空是优雅的,重新落在田埂或树枝上的动作也是一份优雅。”
为了守护这份诗情画意,常秀云和同事开始了艰苦的工作。洋县发现朱鹮后,动物保护专家提出,邻近的县市会不会也存在朱鹮。常秀云决定到佛坪县调查一番。
留着一头短发,说话干脆利落,常秀云形容自己“泼辣”。但深入荒野大山,这个“泼辣”的女人,还是有些吃不消。
上世纪八十年代,山里交通不便,一次进山,常秀云就要待上好几天。晚上,她借宿当地农民家中。常秀云从小在城里长大,在山里住宿,让她吃了不少苦头。
山里人睡的床很简陋,只在一层稻草上铺一张床单。夜里,常秀云觉得浑身火烧火燎,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熬到天亮,她这才发现,背上布满了红疙瘩,原来是被臭虫咬了整整一夜。之后几天,常秀云不得不蹲着睡觉,身子靠着墙,只用脚踩在床单上,减少与臭虫的接触。
艰苦的条件没有让常秀云退缩。在佛坪县、洋县、宁陕县,在陕西省的很多地方,山里的农民都能见到一个单薄的身影:她脚穿黄胶鞋,身背照相机,在石头缝里穿梭,攀着树木爬上爬下……她会因为发现一只朱鹮幼鸟而兴奋不已,也会因为胶卷意外曝光而大哭不止。
常秀云被国外媒体称为“朱鹮公主”。38年时间里,她一直观察、研究、保护着朱鹮,与朱鹮同悲共喜。
14年前,那声凄厉的鸣叫,常秀云至今难忘。
那时,常秀云带领着一个研究小组,连日在宁陕县看护处于繁殖期的朱鹮。中午时分,研究小组停下手头工作,到农户家里吃口饭。刚端起碗,常秀云就听到了朱鹮亲鸟的哀鸣。
“不好,出事了!”她立马朝朱鹮巢穴飞奔。抬头望去,一只朱鹮在鸟巢旁盘旋鸣叫。常秀云定睛一看,鸟巢里盘踞着一条大蛇。
研究小组赶紧行动起来,他们把竹竿连在一起,绑成一条长长的杆子。但长度不够,还是碰不到鸟巢。有人开始爬树,爬一截树,用杆子戳一下鸟巢。终于,蛇被戳中了,半条身子甩出了鸟巢,口里还叼着一只幼鸟,此时幼鸟已不动弹了。突然,蛇一松口,溜走了,幼鸟坠落了下来。
常秀云跑上前,盯着断了气的幼鸟,失声痛哭。忽然,她又想到了什么,赶忙端起望远镜,朝鸟巢探望。只见一颗小脑袋抖动了一下,常秀云瞬间破涕为笑:“还有活的!还有活的!”
“为了保护朱鹮,38年跋涉奔波,不累吗?”记者问。
“像是在为儿女做事,我感觉很幸福。”常秀云这样回答。
真心的付出也为常秀云赢得了很多荣誉。2009年,她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14年,她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6年,她被评为“最美生态公益人物”……
2021年,常秀云退休了,但她时刻关心着朱鹮。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刚带队拍摄完朱鹮。如今,她有更多的时间给游客讲朱鹮的故事,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朱鹮很有灵性,知道我们在保护它”
每当风雨大作,他不是进屋避雨,而是急匆匆冲出门。
每年最炎热之时,他不是待在家里,而是头顶烈日往户外跑。
只因为,他不放心朱鹮。
他是一位普通农民,名叫华英,家住洋县纸坊街道草坝村。草坝村是朱鹮的重要繁殖地和觅食地。华英与朱鹮结缘于20年前。那一年,在离他家不到10米远的地方,两只朱鹮筑了巢。
“每天早上,朱鹮一叫,我们就知道,该让孩子上学了。我在地里干农活,朱鹮经常出现在我身旁。渐渐地,我对朱鹮的感情就深了。”向记者回忆这些往事时,华英语调中透露出幸福。
华英发现,朱鹮幼鸟经常受到蛇的威胁。于是,他和村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朱鹮筑巢的大树的树干上,插入刮胡刀的刀片,围成一个圈,这样,蛇就没法往上爬了。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有村民提出了担忧:会不会伤到村里的小孩。后来,有老人提出了一个更好的方法:用塑料膜包住树干,塑料膜光滑,蛇爬不上去。“总之,保护朱鹮的过程中,我们想出了各种‘土法子’。”华英说。
为了更好地保护朱鹮,2006年,华英向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申请,成立洋县朱鹮爱鸟协会。从那时起,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朱鹮爱鸟协会的会长。
协会成立后,华英就不只在草坝村活动了,他还经常去别的乡镇,观察和保护朱鹮。2010年的一天,华英到洋县槐树关镇做调查,发现一只朱鹮正在筑巢。猛然间,一只凤头鹰扑向朱鹮的巢。朱鹮仓惶飞起躲闪,巢穴却被凤头鹰霸占了。
看到这里,华英向高坡上跑去,一边跑,一边使劲击掌。凤头鹰听到击掌声后,受惊飞走了。不一会儿,朱鹮回来了,它飞到华英身旁的树上,轻柔地鸣叫。“朱鹮很有灵性,知道我们在保护它。”华英说。
华英坦言,人与鸟之间并非一直都是和谐的,也曾有过矛盾。上世纪80年代,朱鹮被发现后,为保护朱鹮,洋县限制农民使用农药。不少农民有抵触情绪:“不打农药,怎么杀虫?”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是一个机遇。不用农药后,农民改用诱虫灯灭虫。就这样,洋县农民率先走上了生产有机农产品的道路。如今,洋县打造出了“朱鹮有机产品”品牌,品牌潜在估价超过93亿元。
“融入主角的生活,跟它们一起喜怒哀乐”
翩翩起舞的朱鹮,吸引了很多人来到洋县,孙宁就是其中一位。
河南籍导演孙宁主要从事自然类纪录片创作,代表作有《鹭世界》《大天鹅》《董寨故事》等。鸟一直是他镜头里的主角,而这次的新作品中,主角是更为珍稀的鸟种——朱鹮。
回忆起与朱鹮的第一次接触,孙宁至今兴奋不已。那是2016年的春天,在河南省信阳市的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孙宁第一次见到朱鹮。
“春天是求偶的季节,其他鸟求偶、示爱都是跳舞或送食物之类的,而我看到朱鹮雄鸟是递树枝,像人类的订婚戒指一样。当时我就觉得:朱鹮与众不同!”后来,孙宁查阅资料得知,朱鹮被人们视作爱情鸟、吉祥鸟,还有过濒临灭绝的过往,他被这个种群曲折的生存之路深深打动。
孙宁认定,朱鹮是个有故事的鸟种,决心为它专门创作一部影片,就叫《朱鹮的传说》。
为了拍好这部纪录片,摄制组在洋县一待就是3年多。孙宁说,最大的困难是发现故事、发现主角,连续几周的蹲守拍摄只是体力的煎熬,而等待完美的故事需要更大的耐心,有时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久。他向记者表示:“拍摄朱鹮,就是融入主角的生活,跟它们一起喜怒哀乐。”
有一次,影片中“主角夫妇”的幼鸟长大了,摄制组预估它一周内将离巢,但是之后会飞到哪、飞多远,能不能独立生存,会不会自己捕食,全是未知。更关键的是,幼鸟飞走后,如果摄制组没有追踪到它,那影片的故事线就断了。
“幼鸟飞走那天,秦岭南麓下着大雨,全是泥泞路。我们顾不得脚上、腿上的泥,到处找它。”孙宁说,后来有同事提出,孩子飞走了,朱鹮亲鸟肯定也挂念。最后,摄制组果然跟着亲鸟找到了幼鸟的第一落脚点。“那天,我特别紧张,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第一次离开了家。直到晚上,确定幼鸟安全后,我们才离开。”
在洋县驻扎久了,孙宁与当地村民也熟悉了。他发现,对朱鹮,村民们格外关爱。遇到摄制组,有的人会前来聊天:“朱鹮有时会飞到我们家里,用手机都能拍到哩!”有的人会主动提供信息:“昨儿夜里听见朱鹮叫唤呢,你们快看看,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人们都说,朱鹮姿态优雅,3年多的拍摄时间,让孙宁深有体会。孙宁向记者展示了镜头里朱鹮优雅的一幕:
“女主角”为孵化幼鸟辛苦了四五个小时,这时,“男主角”捕食回巢,非常温柔地替雌鸟梳一梳毛,还微微碰一下雌鸟的嘴。
“两只亲鸟共同孵化生命,陪伴幼鸟慢慢长大,它们就像人类夫妇一样互相支持、互相安慰。有家有爱,真好!”孙宁说。
从7只到5000只,从濒临灭绝到振翅高飞,中国的朱鹮保护被国际公认为濒危动物保护的典范。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将越来越浓厚,中国的朱鹮保护将让世界见证更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