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老盛的“莓”好生活(众生相)

黄启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3月03日   第 05 版)

  连日来,风和日暖,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草莓扶贫产业园的温室大棚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大棚里的草莓长势喜人,采摘销售持续火热,采摘园门前排满了车辆,游客络绎不绝。

  “多辛苦都值得!”每天一大早,52岁的盛继权便在自家大棚里忙碌起来。“眼下,新一轮的红颜草莓要上市啦,我也忙了起来,人是辛苦点,但是政府免费给我提供的3个扶贫大棚,一年种草莓收入在5万多块钱。”他抬起头,擦拭着脸上的汗水说道。

  盛继权家住宿豫区新庄镇杉荷园社区,2014年夏天,盛继权在工厂做工时,一场意外导致伤残,让并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因伤病致贫,当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8年初,宿豫区杉荷园景区扩大开发,新庄镇当地采取“旅游+扶贫”的方式,在全镇建设集“种苗培育、生产加工、乡村采摘和观光体验”等为一体的生态有机草莓基地,当地不少群众通过种植草莓富了起来,看到不少村民都致富了,盛继权苦于无本钱、无技术,时常望莓兴叹!

  盛继权想种植草莓的想法被社区“新小莓合作社”社长王广荣看在眼里,他主动找到盛继权表达道:“老盛啊!都是乡里乡亲的,别见外,你想种植草莓,没有本钱,合作社免费提供棚子给你;没技术,我请技术人员上门教你,小康路上我们一起走。”

  同年底,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盛继权将自家的10余亩耕地全部流转,走上了种植草莓之路,一家人的小日子也迎来了转机。

  “大棚由政府免费帮我们弄好,还有技术员负责指导,我们只负责栽苗子与管理。”盛继权说,服务到田头,投资不算多、技术有保证,新庄草莓园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等生产服务设施。去年疫情期间,盛继权还参加了区里组织的电商培训,学会了通过抖音、快手直播平台销售草莓。3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网络销售1500公斤,收益2万余元。

  从起初承包2个草莓棚,到去年承包3个草莓棚,规模逐步扩大,收入节节攀升,盛继权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奔头。

  “算起来一年大几万块收入,也就不错了,比以前种稻麦不知翻了多少倍。”令盛继权更高兴的是,前年作为拆迁户,老家的房屋正好置换了一套160多平方米两层独栋新楼房,“有了一个安稳的新家”。

  “家里有没有大电视?”“有,空调、冰箱一样不少。”“日子过得好不好?”“当然好啦!在家门口干活,有收入,能顾家。”盛继权回答得很爽快。他还透露一个好消息:大女儿刚刚考入宿迁中学,妻子到附近的服装厂继续工作了。

  现如今,盛继权一家不仅脱贫,而且过上了富裕的好日子。崭新的楼房里,盛继权正在给老母亲做午餐。楼梯口满墙的照片,记录着一家人美好的回忆和满满的幸福。

  搬进楼房改善居住条件,种植草莓稳定增加收入。“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家的幸福生活。”现如今,盛继权又开始提前整理草莓棚,向着小康生活继续奋斗。

  不仅老盛,新庄镇40多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通过种草莓在2019年都脱了贫。此外,新庄草莓扶贫产业园还接纳了100多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工资3.6万元。新庄镇党委书记曹兵表示,全镇目前草莓种植规模发展到了5000亩,下一步考虑深度开发草莓系列产品,吸纳更多就业惠及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