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至23日,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线上召开,大会主题为“加大力度保护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此次大会再次肯定了环境外交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三重危机方面的关键作用,并呼吁构建更强、更具包容性的多边主义来应对环境挑战。
近年来,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三方面的挑战上取得了哪些成就?中国在其中发挥了哪些作用?未来,国际社会应如何加强多边合作保护生态环境?就这些关系人类命运的问题,本报与3位专家深度对话,为您逐一解读。
近年来,全球环境治理取得了哪些成就?
近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不断深化。随着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自下而上、共商共建方式的深入,多元化、共治化的治理模式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以实际行动加入到建设健康星球、美丽世界的进程中。
邹骥:当前,《巴黎协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国际社会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实践和合作的重要遵循。《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是继国家自主贡献之后,衡量各国长期减排努力的重要文件。世界多国依据该文件制定了各自的中长期减排目标。
段立哲:为解决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联合国成员国先后通过多边谈判的方式,陆续签订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多个条约。
陈家宽:经过多年努力,国际社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全球已形成共识;二是对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威胁,人们有了科学的认识;三是国际社会的主流仍力挺多边主义,积极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合作。
当前,全球环境治理面临哪些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包括气候变化、野生动物保护、医疗废物管理、环境安全能力建设等在内的生态环境议题受到高度关注。疫情后的经济绿色复苏问题和发展的绿色升级成为新要求。
邹骥: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气候治理带来不小挑战。一是受疫情影响,人员跨境流动受限,国际交流和多边合作只能在线上进行;二是疫情严重冲击全球经济,为解决经济衰退、财政紧张和就业问题,一些国家的高碳产业或将重新上马,重启粗放型发展模式,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风险依然存在。
段立哲:从历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决议来看,全球污染挑战主要包括化学品和废物,海洋塑料废弃物和微塑料,水、空气、土壤污染治理等议题,严重危及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
陈家宽: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和结构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在特定地域里,各类物种相互制约,靠食物链维持着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既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处理好人类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如何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直以来,受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双重影响,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
未来,全球应如何加强环境治理多边合作?
疫情防控要求各国采取综合措施,统筹治理公共卫生、野生动物、医疗废物、生态系统等领域。以协同治理为切入点,汇聚国际环境合作的合力,切实加强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多边合作,共建人类卫生、环境和安全领域的命运共同体。
邹骥: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多边主义才是有效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人间正道。当务之急是,通过谈判尽早制定《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增强其约束力和透明度;世界各国应在多边主义框架下,通过活生生的实践案例,在政策协调、技术传播和数据统计等领域展开充分交流和共享;借助G20、APEC等多边平台的元首外交拓展合作交流,提高绿色复苏计划实施的效率;加强双边合作,对多边主义机制进行有效补充;除了政府间的合作外,还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跨国公司等社会力量在气候治理中的作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新机遇。
段立哲:当前,自然、气候和污染等多重危机交织、超越国界。全方位治理污染刻不容缓。解决全球污染问题,国际社会需勠力同心、团结合作:一是继续发挥联合国环境署及其所属机构的作用,通过联合国环境大会的工作和决议来采取集体和科学的行动,在全球和区域层面支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二是拓展环境治理多边平台的影响力,包括2020年后化学品和废物健全管理及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工作的磋商等;三是全球性环境挑战亟须加强国际合作和集体行动。政策和监管改革、充足的资金以及技术和创新手段的运用是关键因素。
陈家宽: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不是空话,需要世界拿出行动,加强合作:一是各国要坚持多边主义理念,加强合作,共同商量解决问题,共同分享先进经验;二是坚持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民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了哪些贡献?
“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在多边舞台上,中国提出对全球减排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在中国昆明举办。大会的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紧扣当前形势,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了方向。
邹骥: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一个宏伟目标,不仅要有雄心壮志,更需要务实行动。近年来,中国积极落实《巴黎协定》,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目标。除此之外,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从2016年起,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启动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
段立哲:在污染治理领域,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实践和成就获国际社会高度认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理执行主任乔伊丝·姆苏亚在《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与展望》评估报告序言中说,世界上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城市或地区做到像北京一样的污染治理力度,相信“北京经验”将对许多遭受空气污染困扰的城市有所裨益。中国推动《巴塞尔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关于塑料废物附件修订的决定,牵头巴塞尔公约塑料废物环境无害化技术导则修订,推动全球加强对塑料废物越境转移的控制。
陈家宽: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签署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将“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政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已做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尽己所能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是通过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治理荒漠化等系统性生态保护措施,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贡献了地球上1/4的新绿;二是加大了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中国的中长期规划,提出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三是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坚持依法治国,提高犯罪成本;四是科技创新驱动,科学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