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2月2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美中关系发展是基于共同的利益”(亲历者说)

——访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立民

本报记者 胡泽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2月26日   第 05 版)

  “尼克松说,访问中国那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那的确是改变世界的一周。”傅立民接受采访时如是感叹。

  1972年2月,傅立民作为美方首席翻译,陪同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见证了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时刻。

  时至今日,傅立民对那次访问的细节记忆犹新。据他回忆,尼克松政府当时对访华之行格外重视,早在1971年秋末就着手准备工作,傅立民本人撰写的相关简报就达47份。在出访准备的最后阶段,傅立民还被要求为尼克松夫人撰写一整部参考书,提供关于中国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信息。傅立民回忆称,尼克松访华震惊了世界,在美国国内也得到了民众的普遍支持。

  那次访华,让傅立民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共产党人。他认为,从那次访问起,美中之间不断扩大的人文交流,给两个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益处。“尼克松访华前,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较浅,非常不准确。”他说,美国民众突然有机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而且这个中国和之前想象的很不一样。“从此,我们两国开启了一段相互了解的历史。”

  尼克松结束访问之际,两国发表《上海公报》。这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件写道:“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采访中,傅立民直言,今天美中处理彼此关系时,也应回归《上海公报》所确立的这一原则,“我们当时就认识到,我们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但这不应阻止我们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进行合作”。

  傅立民说,上世纪60年代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他就已经意识到,当时美中间的那种隔绝状态终究会被打破。因此,他选择成为一名外交官,希望能亲身参与两国重新接触的历史进程。“迄今,我和中国打交道已超过50年。50多年来,我看到中国的变化,看到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希望中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傅立民看来,《上海公报》生动体现了外交工作的要义——求同存异。“我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美中关系发展是基于共同的利益。”他表示,美中两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不同,但双方仍旧可以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