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追梦青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2月25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青岛出台鼓励民间投资“17条”

杨瑶 晓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2月25日   第 10 版)

  2020年,青岛民间投资增长13%。如何促进民间资本真正“敢投、能投、愿投”?日前,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从畅通市场准入、重点支持领域、强化促进保障三方面着手,提出17条措施,以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民间投资是去年青岛的一大热词。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任务、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青岛民间投资等多项指标均逆势增长。

  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市民间投资增长13%,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民间投资增速6.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57.5%,较2019年底提高5个百分点;全市民间投资在建项目4192个,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8个百分点。

  《措施》的出台正是为了延续这一良好势头,推动青岛的民间投资更上层楼。其发力点直指长期以来困扰民间投资的瓶颈问题,聚焦为民间资本除去“枷锁”,着力打破民间投资面临的不公平待遇和隐形门槛,解决放开准入、降低门槛、公平对待、平等参与的问题,让民间投资的活力更充分涌动。

  《措施》提出了4条政策措施,在公开政府投资项目方面,强调应按照“非禁即准、平等待遇”原则,分批次、常态化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政府投资项目、产业政策、建设规划、招投标等投资信息;在保护民营企业投资权益方面,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资本联合、产业协同、模式创新等参与国企混改,提高盈利水平;在打造公平竞争环境方面,提出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及时兑现各项涉企优惠政策;在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方面,强调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面向中小企业,鼓励国有大企业集团、大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使用民营和中小企业配套产品。

  新基建等成关键落子

  民间资本对市场和技术更敏感,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兴产业对城市自身壮大新兴产业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的重点领域看,人工智能、5G、新能源汽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成为关键落子。

  《措施》聚焦青岛市主攻的15个发展方向和13条产业链,点明了重点投资领域,在加强政策引领方面,为民间资本更加便利地进入项目投资领域,提供了选择和决策的方向,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产业链长、增长前景好的领域。

  《措施》提出了8条政策措施,在“四新”经济领域,培育领军企业,推动人工智能与垂直行业融合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加速抢占5G等产业制高点;在能源环保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项目、节能减排升级改造项目、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建设;在文旅教育领域,支持发展直播、电竞等新业态,推动大型旅游综合体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加大对民办教育机构支持力度;在汽车装备领域,提出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本地化配套,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设施领域,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为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机场服务、城市交通提供配套服务;在农业产业领域,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农业产业,健全乡村产业链;在现代海洋领域,培育壮大涉海企业,鼓励涉海民营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产学研对接、产能合作;在生物医药领域,培育壮大医疗器械产业规模,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引进质子治疗、人工心脏、可穿戴医疗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

  做好高位配套服务保障

  促进民间投资不只是降低准入和放开领域的问题,更需要政府部门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包括用地用能、税费政策、融资促进、保障机制等方面,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以实现投资项目的加快启动、建设和运营,及早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此,《措施》提出了5条政策措施,在降低用地用能成本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区市开发高层工业楼宇,通过按揭贷款等措施为中小企业低成本获得经营用房,服务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在落实税费支持政策方面,强调落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改制重组企业税收政策;在发挥基金引导作用方面,突出发挥基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设立项目基金,实现基金与产业项目精准对接;在健全融资促进体系方面,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和更加精准的政策扶持;在建立促进保障机制方面,建立支持民间投资协调推进机制,协调解决民间投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青岛市民营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落实措施包括持续放宽准入、优化营商环境、用好信息服务、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机制建设五个方面:包括继续大力清理针对民间资本准入的不合理限制,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加强信息共享,有效释放产业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信息,向民间资本集中推荐一批具备成长性、引领性和未来价值产出的项目,以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民营企业,切实发挥政策效应,形成合力,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