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学讲演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根据姜广辉给博士生开课“群经述义”的录音整理。姜广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史研究室主任,他主编的《中国经学思想史》曾荣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姜广辉认为,以往的中国哲学史(或思想史)缺少“根”,即经学,而以往的中国经学史又缺少“魂”,即价值和意义。想要写一部有“根”的中国哲学史(或思想史),须先写一部有“魂”的中国经学史。
他提出,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其价值观体系,价值观体系中有其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也不例外。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就体现在中华元典中。中华元典主要是指“六经”。
中华文化的“根”就是“六经”,“六经”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华文化的“魂”。“六经”去,则学无根;学无根,则民无魂。
中华元典中的核心价值观是:(一)“民本”思想;(二)“德治”思想;(三)“修身”思想;(四)“孝道”思想;(五)“仁爱”思想;(六)“中和”思想;(七)“诚信”思想;(八)“大一统”的国家观念;(九)“天人合一”理念;(十)“协和万邦”理念等。
因为这种对中华元典的诠释范式,与传统经学有很大不同,故作者称其为“新经学”。
“新经学”主要是讲价值观念,讲中华元典中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种延续存在两千年的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内在力量,风云变幻、山崩地裂,也不曾动摇它;几次“与传统彻底决裂”的浪潮也未能消解它。
可见,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长期历史的考察,那些亘古不变的元素,说明了这个民族的性格,乃至天性。但不是说它不能进步和发展,而是说,所有的进步和发展都须立足于它。正因为如此,那种在历史中形成、已经成为民族文化心理的核心价值观特别值得我们珍视。
为应对当代的“信仰”迷失、“价值”失落,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实际是12个方面。作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种继承发展的关系,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共成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