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是满族人,满族的年称作“阿涅业能业”,前后共3天——腊月廿九、三十以及正月初一,俗称“三天年”。春节前夕,应老人家之邀,我去满乡过大年。
舅舅家所在的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是东北满族同胞的聚居地之一。我们到达时,正赶上杀年猪。年猪杀好后,在院中支一口大铁锅,放进东北特有的酸菜、方子肉、血肠,煮熟后切好码盘,请来左邻右舍,围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边吃边唠。
腊月廿九,贴窗花和满文的挂笺。满族人贴挂笺有讲究,本家在什么旗就贴什么颜色的挂笺。站在院子里向四周望去,家家户户院里都竖起了五六米高的“索罗杆子”(也称神杆,象征努尔哈赤当年挖参用的索罗杆),杆顶挂着方形的锡斗,斗里盛着乌鸦爱吃的猪内脏和黄米。下午,舅母拿出精粉、鸡蛋、芝麻、糖等物,带着孩子们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粘豆包、粘火烧。做好后,冻上,存放在粮仓的大缸内,吃时放蒸锅里蒸熟即可。
“三十”这天,一家人早早起来,在灶间架起柴,用大铁锅烀猪肉。大块方子肉连皮带骨头在锅内上下翻滚,屋内雾气腾腾,香气扑鼻。中午,舅母拿来一个宽沿铁火锅,全家人围坐在炕上,热热闹闹地吃起火锅。白白的肉片,长长的粉条,香香的酸菜,辣辣的韭菜花儿,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山野菜,既解馋又不腻。午饭过后,全家人开始筹备“年饭”。“年饭”是满族人一年中最为丰盛的一餐,马虎不得。“年饭”菜肴必须为双数,要有葱、芹菜和鱼,寓意来年聪(葱)明、勤(芹)俭过日子,富贵有余(鱼),从中可看出满乡人的传统家风。天色渐黑,年饭也已做好。大家净手,上炕,炕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舅舅特地在火盆中烫了一壶满乡名酒“豌豆青”。三盅“豌豆青”下肚,我竟有些晕晕乎乎了。
吃过年饭,全家人动手和面包饺子,饺子包成元宝形,当地人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锅底烧的是“杏条”柴,因“杏”与“兴”谐音。锅内水沸时,舅舅在灶间高喊:“日子起来了吗?”屋里屋外的家人高声应答:“起来啦!”随着这一声喊,锅里的饺子一个个从锅底浮了上来。除夕夜,满乡灯火通明,家家灯光彻夜不熄,人们在家中吃饺子、唱民族歌谣、表演民族舞蹈,共同守岁。
大年初一早上,人们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向家中的长辈、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们拜年。一时间,前街后巷,人流涌动,人人脸上洋溢着欢笑,到处可以听到真诚的祝福。男孩子在村里跑来跑去,放鞭炮、坐木爬犁,女孩子则坐在炕头上玩“嘎拉哈”(一种动物骨头做成的玩具)。村里不知何时来了几伙高跷队、秧歌队,锣鼓声、欢笑声、鞭炮声、祝福声、喝彩声……汇成了一曲别具风味的民族交响乐,醉了满乡的年,醉了北方的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