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今年47岁,脸上总是笑呵呵的。她毕业于清华大学工艺美院,大学的专业并不是农业专业,走上农业道路也纯属偶然。
“一开始就是想再吃到小时候那种自然的味道,就自己承包了点土地开始自己搞种植。”后来,土地承包的规模越来越大,刘红干脆专心在郊区从事绿色农业经营工作,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新农人”。
2007年刘红创立绿蜻蜓生态农场,2014年成立北京绿蜻蜓特色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2018年9月,刘红开始和通州区漷县镇的领导一起去内蒙古考察,走上了扶贫道路。
原以为扶贫就是捐钱捐物,因此刘红准备了许多特色农产品和物资打算送给贫困群众。但这种方法毕竟不能长久,如何真正让群众实现脱贫并且不再返贫,是摆在刘红面前的一个难题。
多地的调研让刘红对现实有了新的了解,看到很多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找不到销路,有些地方的困难群众连装农产品的编织袋都要缝缝补补,刘红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也因此更加下定决心要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刘红在全国各地的贫困县奔走,广泛了解贫困地的农业优势,利用绿蜻蜓合作社的资源和平台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打开销路,保障贫困农民利益,激发他们的脱贫积极性,同时也带动基层农业发展,带领大家走上消费扶贫的道路。
“之前有一个农户找到我,没说两句话眼泪就掉下来了。”当时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来自外地的这位农户在农历春节前几天收购了20吨建档立卡户种植的大米,但是快过年了,正愁没有销路,就找到刘红说,“刘姐,求您收购点大米帮我们卖卖吧,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
刘红当时接到消息后马上应承下来,“我再困难也比困难的农民条件好啊。”她让这位农户马上把大米运过来,接着在朋友圈帮助吆喝,让大家都来帮帮卖点大米。
刘红当时心里也不是没有犹豫,这都快过年了,还有人买吗,万一砸在自己手里可怎么办?没想到消息发布没多久,大米就卖得差不多了,成功帮助农户度过了这次危机。“光靠我一人是做不了扶贫的。”刘红感慨道。
还有一次,3位返乡大学生进行乡村创业,想发展村里的空心挂面手艺,这手艺曾上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但是苦于没有资金和销路,这个项目一度搁置下来。
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刘红找到这几位大学生,“你们做出来多少挂面我就收购多少挂面,你们放心生产就行了。”她还建议他们开办面条加工厂,通过电商的方式扩展销路。她积极给创业大学生出主意,让这几位大学生很受鼓舞和感动。
刘红的农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带动了3700多户贫困农民,社员遍布全国各地,带动通州区农户人均年增收2000元到3000元。刘红在扶贫工作中还非常重视妇女脱贫工作,她让一些农村妇女利用高粱秆来编织成手工笤帚,按件计数,多劳多得,带动当地妇女利用发展手工业的机会脱贫致富。
2018年刘红被北京市旅游委评为“北京行业榜样”。2020年8月,刘红发起的绿蜻蜓合作社荣获“北京市扶贫协作奖”“社会责任奖”,刘红荣获2020年“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