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族团结石榴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1月06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鄂尔多斯展开时代新画卷

看,那草原最美的颜色!

本报记者 熊 建 吴 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1月06日   第 04 版)

  草原上,什么最美?

  有人说,是碧野无涯,牛羊漫步;有人说,是天高云低,骏马奔腾;还有人说,是水草共生,驼铃阵阵。其实,再美的自然景观,也比不上各民族之间的心手相牵。

  有了人的色彩,有了团结奋斗的故事,这草原才变得更美。同时,壮阔的草原,也为各民族和谐互助、同心共进的一幕幕,提供了最合适的舞台和背景。

  下面,就请您随着记者的脚步,到鄂尔多斯,寻找草原上最美的颜色。

  

  集齐“56颗石榴籽”

  民族团结,是印刻在每个鄂尔多斯人骨子里的DNA。这一点,在一个蒙古族小伙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深刻。

  那是在鄂托克前旗,很多人听说我们来采访民族团结,都极力推荐阿登嘎——“他骑着摩托车绕中国走了一圈呢!”

  这有什么稀奇?阿登嘎的特殊之处在哪儿呢?

  从2018年8月到2019年6月,阿登嘎骑行2.7万公里,历时161天,完成了一次寻找“56颗石榴籽”之旅。

  “总书记说,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阿登嘎戴顶毡帽,站在阳光下,对我们说起他的初衷,“我就想着,找到56个民族的人,用自己民族的语言说出这句话,拍成短片,为新中国70岁生日献礼。”

  打点好行装,阿登嘎就上路了。“骑摩托是肉包铁,一旦下大雨、下雪就特别危险。”阿登嘎说,在新疆叶城时遇上了暴雪,过一处山口时,摔了,还好不严重。

  各个民族的人怎么找?阿登嘎一般是请当地民委推荐,但仍有困难。比如乌孜别克族,人口少,找了几个都不合适。“最后我是在抖音上找到了一个乌孜别克族姑娘,私信她,她很爽快,配合了拍摄,就在伊宁解放路那边。”阿登嘎说。

  石榴这个词,很多民族的语言里没有。这里,阿登嘎感受到了各族同胞的认真和重视:“他们就打电话问,请教专家,查书。”

  走了一圈下来,阿登嘎真切体验到了民族团结这个词背后的浓烈感情。“在福建漳州拍高山族的时候,人家留我在家吃饭,临走还让我带上一包饭,路上吃。真的是一家亲啊。”他说。

  阿登嘎现任鄂托克前旗民委副主任,很多地方的民族团结工作启发了他。

  “在黑龙江拍摄赫哲族时,看到人家通过建博物馆、盖舞台等方式,深入挖掘保护民俗文化”,他说:“我就想到我的家乡,在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包装上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

  2020年5月29日,他策划的第一届“剪羊毛节”开启了。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活动还是挺成功的,他希望将来一届一届办下去,把旅游带动起来。

  寻找“56颗石榴籽”,让阿登嘎的工作红红火火地干了起来。火红的石榴籽,更预示了未来民族团结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说红色是鄂尔多斯民族团结的象征色,当不为过。

  染绿沙漠护家园

  在鄂尔多斯,民族团结进步是融入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的,特别是以青山绿水为“底版”的。

  “瞧!树种多了,沙丘自然就变小了,变矮了。”站在一望无际的绿色中,敖特更花无比骄傲。她最擅长的事,莫过于在沙漠中种树。

  要不是疫情,她应该正在通辽做绿化。“每年3月到5月,是种树的季节,然后就是养树,一直到年底。”在杭锦旗道图嘎查窗明几净的家里,锅上还“咕嘟咕嘟”炖着鱼,摆上几碗茶,敖特更花对来访的记者讲起了“沙漠种树经”。

  “我们用的是水冲种植法,很快就能种下一棵树,成活率还高。”敖特更花连说带比划,“冲枪接上塑料管,在沙地垂直冲出1.1米深的坑,把1.2米的沙柳树苗插进去就行了。”

  用这种法子,两个人一天能种40亩。要是在20年前,至少需要二三十人种上一天才能种这么多。

  鄂尔多斯有两大沙漠,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在此“握手”。杭锦旗过去七成多面积曾被沙漠占据。“刚开始种树,就是为了让生活好起来。自己的家乡,自己不治理谁来治理?”敖特更花说。

  从1997年参与穿沙公路绿化到2007年,种树已颇有经验的敖特更花开始承包工程。那年,她从当地企业承包了2000亩沙柳基地,借了8万元做启动资金。

  工人去哪里找?敖特更花骑着摩托车去火车站招人。谈好了种一穴多少钱,她雇了一辆车把24个从甘肃来的藏族工人拉到了工地。

  树苗怎么往沙漠里运?开始是靠工人每天早上往里背。背了几天,工人累得受不了。敖特更花租了一辆吉普车,把后面两个门卸掉,做成皮卡车一样,送一趟给500元。

  水从哪里取?她和工人在沙漠里打井。树总算种完了,可敖特更花又怕了:“人家企业是掏钱买活树的,我不知道种的树能不能活。”可喜的是,树苗的成活率达到85%。“沙丘抱住了树苗,说明成活了。”验收完,敖特更花请大家吃饭。

  那天,她喝醉了。

  就这样,敖特更花在库布齐沙漠绿化了3万亩荒漠化土地,并带着经验、技能和工人走出了鄂尔多斯。新疆阿克苏、西藏曲水县等少数民族地区都被她染绿过。

  不管走到哪里,敖特更花手下的工人总是多民族组成。除了最早追随她的那24位藏族工人,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敖特更花都一视同仁,工资日结不拖欠、同吃同住同劳动。

  中共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政府和治沙企业累计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沙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不到400元增长到1.8万多元。2018年,全市空气优良率达到86%,年降雨量不断增加,生物种类由十几种增至530多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体现,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持久动力。绿色,成了鄂尔多斯民族团结的底色。

  “星空房”里话增收

  只有经济发展了、民生改善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民族团结。正如当地一位干部所说:“大家都富起来了,矛盾自然就少了。”

  为了发展各民族兴业能力,近5年来,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每年递增20%,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累计实施民族特色产业发展项目868个,带动少数民族群众稳定增收。设立少数民族贫困救助金,累计发放救助金1240万元、救助少数民族特困家庭2456户。

  在政府帮扶下,在企业运作中,牧民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方式、赚钱门路都和以前大不一样。这一点,我们在杭锦旗七星湖旅游景区内的牧民新村采访时,感受颇深。

  见到孟克达来时,他正在装修,要给自己家的民宿增加一间“星空房”。

  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做民宿生意。站在村口一看,就知道新村是统一设计的,长得差不多,屋顶都是“双手捧月”的造型。不同的是招牌——“牧人吉祥”“大漠人家”“大刀图”等。“游客少时我们住,房间住满了,我就睡车上。”孟克达来说。

  别看刚过不惑之年,但孟克达来已经有了7种身份——“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民宿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每一种身份都能带来不错的收入。其他牧民也是多种经营。

  在七星湖景区,湖上快艇载着游客飞速划过湖面,惊散一群飞鸟;沙丘上几辆四轮越野车拉着游客,在沙海中翻越起伏。开船的是牧民,开车也是牧民。

  “现在我这样每年旅游收入30万元以上的,有二十几户,收入20万元以上的有40余户。”孟克达来说,“以前这边的牧民见到汉人就锁门,现在搞旅游就盼着人多来常来,游客来自各个民族、各个国家。”

  像孟克达来这样“靠沙吃沙”吃上旅游饭的农牧民,在鄂尔多斯有很多。在他们眼里,金黄色的沙漠就是好日子的保证。而好日子更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可以说,黄色就是鄂尔多斯民族团结的保护色。

  交往交流促交融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悠扬的歌声在校园上空飘荡。操场上,乌审旗第三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欢快地跳着蒙古族舞蹈。校园里,民族元素处处可见。校名、校风、校训都采用蒙汉两种文字,每一个班级的班牌设计及教室布置都适当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同时,设立“蒙语角”学习阵地,内有蒙古包、马头琴、蒙古族服饰等象征蒙元文化的物件。

  从2015年3月起,该校在一、二年级开设蒙古语口语交际及歌曲特色课,将蒙古语纳入校本课程。“每一个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族同胞,都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常识。”校长王金才认为,通过时时处处的宣传教育,无声地将各民族文化融入教师和孩子们的思想里,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使命感。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这里落地生根。

  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化解民族隔阂,真正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的“金钥匙”。近年来,鄂尔多斯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让各民族从思想上同频共振。

  在教育上,基本构建起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全覆盖的民族教育资助体系。在文化上,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出了《鄂尔多斯婚礼》《森吉德玛》等一批讴歌民族团结的文艺精品。

  从教育战线到街道社区、从产业布局到城市建设、从文化旅游到民生红利,处处都可触摸到民族团结进步在鄂尔多斯大地的时代脉动。一幅壮美的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多彩画卷,正在鄂尔多斯徐徐展开。

 

  图片说明:

  图①:乌兰牧骑演员在第三届鄂尔多斯冰雪那达慕上表演鄂尔多斯传统舞蹈。

  王正摄(人民视觉)

  图②:那达慕盛会上的马术表演。

  白雪峰摄(人民视觉)

  图③:灰雁和遗鸥在鄂尔多斯湿地内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觅食。

  新华社记者  彭  源摄

  图④:鄂尔多斯康巴什区成吉思汗广场上的少数民族文化展演。

  武怡彤摄(人民视觉)

  图⑤:鄂尔多斯东胜区某民族幼儿园在上课。

  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