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新时代新步伐)

李宏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2月29日   第 08 版)

  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

  生态扶贫内容丰富,实现生态脱贫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也可以通过生态公益性岗位得到稳定的工资性收入;既可以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也可以通过生态补偿等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

  当前,一些地方在生态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扶贫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低、扶贫产业同质化等问题。为了使产业扶贫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就要转变扶贫观念,兼顾生态效益;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整合产业发展资源;打造特色扶贫产业,赋能产业扶贫优势。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各个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走出符合自身生态特点的生态扶贫道路。

  怎样推进生态补偿扶贫、生态产业扶贫,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我认为,必须要在山水上做文章,不断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和产业发展力度。近年来,福建省建瓯市正是按照“两山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有机结合,探索竹生态银行、生态护林、产业扶贫、山水林田权流转扶贫等脱贫致富新路径,开创了一条“生态环境得保护、农民也要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因地制宜发展了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光伏发电、生态修复等生态产业,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为基础,采用“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务工、土地租金、收益分红带动农民脱贫增收,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2020年数据显示:建瓯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完成投资3.23亿元,全面完成建溪流域建瓯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面源污染源综合整治、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生态功能提升、废弃矿山综合整治与地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程“五大”工程项目。仅完成林权赎买的土地就达5.1万亩、林分改良0.24万亩,激活林业产业支撑的源头活水,增强了生态扶贫的“造血”功能,有效解决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问题。

  生态扶贫要在对资源禀赋科学把握的基础上,对群众意愿精准了解的前提下,聚焦目标,久久为功坚持下去。唯有如此,才能见实效、有成效,脱贫攻坚底气才能更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通过生态扶贫,中国不仅改善了广大农村地区的村容村貌,也使得贫困户脱贫致富,成功“摘帽”,可谓一种共赢的局面。未来,在生态产业扶贫中,我们还要不断提升生态产品深加工水平,搭建展销平台,搞好产业风险评估,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还要积极推进生态银行、林权抵押、企业自主经营等融资模式,引导更多资本投入生态产业扶贫,让脱贫更有底气,更有成效。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