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台港澳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媒体人在第九届海峡媒体峰会上形成共识

讲好新时代两岸故事

本报记者 张 盼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2月16日   第 04 版)

  两岸媒体人参观开台文化展示馆。
  (主办方供图)

  两岸合作,媒体先行。融合发展,共创未来。由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主办、海峡导报社承办的第九届海峡媒体峰会近日在厦门海沧举行。本届峰会以“如何利用新技术,推动两岸媒体融合”为主题,来自两岸50多家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的代表及两岸新闻研究专家近百人汇聚一堂。

  通过报道传达正能量

  峰会期间,与会代表围绕主题,深入探讨了两岸媒体如何借助新技术拓展合作发展新空间,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他们纷纷表示,无论两岸关系如何发展,两岸新闻界始终相向而行,两岸媒体在广泛沟通两岸、推动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潘贤强认为,互联网平台凭借其规模庞大的用户群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资讯传播中具有突出的分发优势。如今互联网平台不断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彼此推进渠道优势互补,在开放中共生发展。在新传播形态风生水起之际,主流媒体不仅要用好商业化、社交化网络平台,也要建好自身移动传播平台,抢占舆论阵地。

  台湾《真晨报》记者宋和修说,两岸关系近来复杂紧张,但只要两岸同胞彼此打开心扉,就能互相谅解。媒体人应该作为两岸民众的“眼睛”,通过报道传达正向的能量,让彼此看见更多美。

  在台湾《中华时报》主任余淑琴看来,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应该多融合交流。有交流才有融合,有融合才有发展。“作为媒体代表,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报道,把大陆先进产业情况和发展理念传播到台湾,让台湾更多的青年和企业知道,在大陆发展是很有前景的。”

  推动两岸媒体交流互鉴

  与往届峰会不同,今年几乎每位与会媒体人都化身主播和“拍客”,手持云台和麦克风,做直播、拍视频、剪Vlog,熟练运用微博、抖音等新平台发布作品。

  “无论声音、文字还是影像,都是两岸情感的桥梁。媒体之间的交流,就应该抱持客观包容的心态去彼此接受。”宋和修认为,两岸媒体人应该常聚在一起,才能了解彼此媒体的成长性和受众发展程度。台湾媒体内容多样性发展行之有年,不过近年来大陆新媒体技术已远超台湾。

  《台湾人民报》社长巫月桦虽因疫情原因未能到场,依然表达了对福建的牵挂和对峰会的祝福。她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两岸媒体在讲好中华文化故事上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这是未来双方在新媒体领域合作的方向。

  “今年虽然因为疫情,在陆台青在实体创业的过程中,碰上挫折和困难,但大陆有关部门积极作为,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切身问题。”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两岸青年众创空间副总经理彭欧雅说。

  彭欧雅以自己变身时下最夯的“带货主播”为例,坦言通过实际的参与体验,感受到新媒体创业的别样之处。她将经历分享给台湾青年朋友,让他们体认到大陆经济充满活力和动力。

  搭建两岸青年沟通桥梁

  厦门龙威青年创业基地运营官杨超闳说,新媒体可以搭建两岸青年沟通桥梁,通过两岸资讯在新媒体上所展现的交相呼应,大陆青年与台湾青年都能发挥自己的创意,将其展现在彼此的内容成果上,如此就能从新媒体这一新兴渠道,既丰富实质创收,又加深彼此了解。

  与会嘉宾在峰会上共同启动两岸新媒体短视频大赛,该赛事旨在借助短视频这一时下热门的新媒体形式,增进两岸文化交流,讲好两岸故事。两岸青年实训基地签约仪式、两岸媒体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同步举行,未来两岸媒体将进一步围绕新闻人才实习实训、产学研合作、媒体融合等方面共同发力。

  峰会期间,两岸媒体人还深入厦门多地采风,了解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感知厦门开放、发展、多元、共享的城市风采。

  海峡媒体峰会是由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联合台湾主要媒体发起举办的两岸交流品牌活动。自2009年以来,峰会先后在大陆和台湾举办八届,均直面传媒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讨两岸传媒如何开展互动交流、实现合作共赢,有效地促进两岸媒体在联合采访、联办活动、合办媒体以及互派记者驻点采访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两岸新闻交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