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健康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近千万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成功摆脱了贫困

健康扶贫,开对“药方”奔小康(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⑥)

本报记者 熊 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2月15日   第 09 版)

  7月24日一大早,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溪乡黄石村圳头组,健康扶贫医疗小分队队长、澡溪乡卫生院的全科医生蔡武亮(右一)带着自己的团队,给这里的村民、贫困户做体检,普及健康知识。
  刘继刚摄(人民视觉)

  近年来,重庆市云阳县加大健康扶贫工作力度,积极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解决困难群众的看病难题。目前,全县共有1500名医生与超过31万名群众签约,上门免费提供日常体检、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其中,慢性病患者、老人、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为60.13%,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率为100%。
  乡村医生是为农村群众提供“最后一公里”医疗服务的主力军,他们上门服务时不少村民都在田间地头干农活。为了不耽误村民,田间地头就成了乡村医生问诊的场所。
  图为11月7日,云阳县南溪镇新阳村,乡村医生在田间为老人量血压。
  刘 洋摄(人民视觉)

  近年来,贵州省赤水市不断创新健康扶贫模式,组建了110支“党员签约家庭医生服务队”,定期上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免费健康巡诊和用药指导。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覆盖全市3644户43695人。图为11月7日,在赤水市金华街道沙湾社区,签约家庭医生上门为村民测血糖。
  王长育摄(人民视觉)

  在日前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国家卫健委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要求,会同国家医保局、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精准施策,合力攻坚,推动健康扶贫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累计分类救治1900多万贫困患者

  李斌表示,经过努力,健康扶贫攻坚任务接近全面完成,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全面实现,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累计使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成功摆脱了贫困,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贡献。

  首先,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推动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并逐级下沉,实现每个乡镇和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卫生院和卫生室,并配备了合格医生,贫困地区县医院收治病种中位数已达到全国县级医院整体水平的90%。

  其次,因户因人因病精准施策,推动措施落实到人、精准到病。组织动员80多万基层医务人员摸清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实施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重病兜底保障“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对贫困患者实行分类救治,实现了对贫困人口的应治尽治、应签尽签、应保尽保,有效减轻了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累计分类救治1900多万贫困患者。

  第三,强化健康危险因素控制,推动健康扶贫关口前移。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一地一策、一病一方,实施地方病、重大传染病、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贫困地区艾滋病高发态势得到全面遏制,结核病、包虫病得到全面控制并逐步消除,克山病、燃煤污染型砷中毒、血吸虫病病区县消除率达到100%,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消除率达到96%以上,尘肺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第四,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扶贫。及时指导贫困地区基层广大医务人员转战疫情防控战场,充分运用健康扶贫工作过程积累的方法和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控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将贫困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医保扶贫惠及贫困人口4.8亿人次

  据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医保部门会同卫健委、扶贫办等部门聚焦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任务目标,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发挥了最大范围的防贫减贫作用。2018年以来,医保扶贫政策累计惠及贫困人口4.8亿人次,帮助减轻医疗负担近3300亿元,助力近1000万户因病致贫群众精准脱贫。

  一是做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通过定额资助、全额资助把他们纳入到医疗保障的制度范围里。同时进行动态参保,跟有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尽可能“一个不落”纳入制度保障,最大限度减轻他们的疾病负担。贫困人口的参保率稳定在99.9%以上。

  二是通过三重保障制度,综合释放梯次减负的效应。通过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来解决基本保障问题,实际报销比例基本可以达到60%。在此基础上,推进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同时实行大病保险倾斜,对贫困人口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逐步取消封顶线。此外,夯实托底的医疗救助保障。通过三重保障的贫困人口,较一般人口报销比例多提高10%左右,住院总体报销水平可以达到80%。

  三是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资金的倾斜投入。2020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550元以上,较2012年增加了310元。中央财政下达医疗救助的补助资金达到275亿元,90%投向中西部地区。2018年起连续3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20亿元,有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

  四是采取多项改革措施,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包括实施药品带量采购,实行药品目录的准入谈判,有效降低老百姓用药负担。三批次的药品带量采购涉及112个品种,平均降幅54%,全国总体节约(减少)费用539亿元。

  五是促进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服务可及性。优化异地医疗就医备案手续,实现每个贫困地区至少有1个县医院纳入国家异地结算平台。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支付的政策,尽可能对医疗资源不足的地区,引入互联网医疗服务,增加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同时,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员在本地医疗资源不足、在省域范围内就医的,给予医保政策的报销优惠,视同本地就医。

  六是出台“两个确保”的措施,有力地助力打赢抗击新冠疫情的阻击战——确保患者不因新冠肺炎疫情的费用影响救治,确保救治医院不因费用影响收治,消除了顾虑。到目前为止,已经预拨专项救治资金194亿元。

  创新机制,实施“组团式”援藏援疆

  “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艰中之艰。健康扶贫行动在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方面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国家卫健委扶贫办主任、财务司司长何锦国介绍,该委坚持一地一策,指导“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制定了专门的健康扶贫工作方案,统筹中央和对口支援等各方面的力量,坚持政策优先供给、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支持、资源优先提供、社会力量优先对接、合力攻坚。

  一是加大了项目资金的倾斜支持力度,安排中央转移支付、卫生健康项目资金在分配时将“三区三州”作为特殊分配因素进行测算,还专门设立了深度贫困地区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项目,安排了资金25.8亿元,支持了包括“三区三州”在内的368个深度贫困县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2018年以来,累计安排“三区三州”所在省份中央预算内投资240.6亿元,支持了1126个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项目。

  二是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创新机制,实施了“组团式”援藏援疆,创新“以院包科”和“师带徒”等帮扶模式,大幅度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在西藏实现了近400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200余种中病不出地市就能治疗,绝大多数小病在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就能得到解决。在新疆实现了自治区所有地市级医院全部通过三级甲等评审。207家县级医院通过了二甲的评审,协调加大对口援青工作力度,青海省有20家州县医院分别通过了三级乙等、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审,832个贫困县,每个县一定有上级医院在进行对口支援。

  三是实施“三区三州”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攻坚行动。国家从人财物、政策和技术等方面倾斜支持。

  比如,建立全面覆盖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的包虫病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区域联防、专家指导、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治工作格局,西藏包虫病流行得到了基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