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世界遗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节气不过气

李学峰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1月30日   第 11 版)

  秋季也是多种农作物收获的大忙季节。“寒露过了是霜降,出了红薯甜又香。”适时收获同样是作物质量的保证。“霜降”时节,晋南田间开始刨挖红薯。
  (2018年10月13日,山西临汾市洪洞县杨岳村)

  “立春”时分,翼城县东唐村农民董艳霞便开始春浇小麦了。
  (2017年2月4日,山西临汾市翼城县南唐乡东唐村)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时节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此时,黄河中游气温回升明显,春雨也多了起来。谷雨分三候。“三候,戴胜降于桑。”此时晋南地区的桑树叶片已经长大,挂上了桑葚,可以看到戴胜鸟啄食桑葚的景象。
  (2018年4月21日, 山西临汾市翼城县王庄乡王庄村)

  “小满”时节,晋南冬小麦正处于灌浆的关键时期。农谚曰:“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就是说,小满时节特别容易形成干热风灾害性天气,影响小麦正常灌浆,籽粒就不会饱满,也就不能获得好的收成。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尝试使用最新的无人机技术为小麦喷施叶肥,预防干热风。
  (2016年5月17日,山西临汾市翼城县里砦镇里砦村)

  讲求按照时令进食养生,是中国人节气文化的重要内容。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各地都有分食“腊八粥”的习俗,至今仍盛行未衰。
  (2019年1月13日,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关村)

  “立春”之初,感受到春天温暖的鱼儿径直游向水面的冰层,古籍将这一现象记载为“立春三候鱼陟负冰”。
  (2018年2月10日,山西临汾市曲沃县浍河水库)

  在中国“历法之源”晋南地区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节气仍是具体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人、物候、土地与农作,共同构成了节气的景观。

 

  许多国家都有“节气”

  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最早发端可以追溯到中国晋南地域。经过长期演变,这种观天测候的方法也逐步为各地采用,并为多民族人民共享,甚至还逐步影响到海外。

  在世界各地,人们通常只以春、夏、秋、冬来感受气候的变化,而非像中国人对生活有着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这样独特而细腻的体验。然而在北极圈内的拉普兰德,也会将一年划分为8个季节,其中有5个都与冰雪有关。在中国周边的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仍在沿袭二十四节气传统。在日本,二十四节气除了将“惊蛰”称为“启蛰”外,其他均与中国的节气称谓一致;其七十二物候则结合了日本的特点形成了本土化演变。“二十四节令鼓”已在2009年被列为马来西亚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也有立春时节写春联、写春帖、立春祝、吃“五辛菜”等习俗。

  物候历涉及狩猎和捕捞

  在中国国内许多地方,都形成了具有地方气候特点的“物候历”和节气谚语,以此指导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在当代最具活力的表现。云南彝族、白族和哈尼族世居地区流传有“彝族十月太阳历”,内蒙古地区有“鄂温克狩猎历法”,我国台湾地区有“农民历”,这些都属于不同气候区域的物候历法。彝族谚语云:“听见布谷叫,应该种地了”“听见蝉儿鸣,该锄二道草”“听见金铃叫,开镰收割好”“听见乌鸦叫,天寒地冻了”。当地人民曾长期以此来指导社会活动;鄂温克人经过长期观察和实践,逐渐摸索出天体、自然、气候变化与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的规律,并与游猎活动相结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狩猎历法”;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民历”则反映了不同季节鱼种的变化,是一部指导渔民海洋捕捞的物候历法。

  “历法之源”的节气景观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这是各地农业活动普遍遵循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共识。

  我生活工作的家乡,就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位于黄河中游、晋南翼城的历山地区。这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具有典型的黄河流域气候特征;人们在不同的气候时节从事不同的生产,同时注意不同的装束。不经意间,节气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中。

  在近5年的时间内,我用相机拍摄记录了当地农业生产与节气的相互关联,由此积累了一大批农村使用节气、农谚指导生产的实例。可以说,二十四节气仍是当地农业生产离不了的“工具书”“致富经”,“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仍是对农事活动的总概括。当你来到晋南,不仅可以感受到节气与古文献相符对应的神奇,还可以感受到用节气、物候指导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那种持久魅力。

  节气不断修正、与时俱进

  人们对于节气和物候的理解,早已注意到了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带来的差异化规律。即使同在春季、同处于一个节气,不同地域也都会有不同的物候表现。晋南有农谚曰:“桃花开,杏花落,种上玉米没有错”。临汾市翼城县海拔480米左右的平川地区,在“清明”初期就开始播种玉米;但位于海拔1040米的隆化垣上,种植玉米就到了“谷雨”初期。桃花盛开的时间相差半个月,播种的时间就退后半个月。因此,节气农谚用“桃花盛开、杏花始落”的物候现象来确定玉米播种时间,符合当地的气象条件和生态环境,比单纯依靠天气预报会更加“舒适”,也更加符合天时,有可能获得高产。

  晋南是冬小麦的主产区,有节气谚语曰:“麦长四季春为主,十年九春旱”“立春天还寒,麦田浇灌莫停歇”。因此,长期以来,在晋南农村人们已经形成了以抗旱为中心的小麦春季管理模式。“人勤春来早。”“立春”刚过,晋南农村就要开始春浇小麦了。当今,农村讲求科学种田,节气对农业的影响也与时俱进。“春浇加春追,枕着馍馍睡”。在河滩肥水浅薄地块,农民顶凌耙耱,春浇前先给小麦实施春追化肥,就是当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具体表现。春分时节,晋南农村已经是一片花的世界了。此时,樱桃花始开放。随着近年来樱桃种植面积的扩大,广大农村形成了新的节气谚语:“春分三候,樱桃授粉。”确保樱桃花朵正常的授粉受精,才能使形成的幼果正常生长发育而不至于脱落。人工授粉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手段,它可以提高果树坐果率。此时,晋南农村的果农抓住农时,进入了果树管理的大忙季节。

  即使在四季特征并不明显的气候区域,也有依节气轴线所产生的一系列农业谚语指导生产。这种谚语交口相传、世代相袭,为各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如,福建农谚“惊蛰犁头动,春分地气通”;湖南农谚“清明到,把种泡”;安徽农谚“清明下种,谷雨栽秧”;东北农谚:“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

  人们依节气安排康养生息

  最初的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为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创立。但是很早人们就发现,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顺时而生,可延年益寿。“天人合一”观念下,中医认为人体机理变化、疾病发生与二十四节气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通过长期的摸索实践,探索出了许多结合节气的养生谚语,如“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一年补到头,不如霜降补”……即便在气象预报水平高度发达、医药科技快速进步的当下,传统的节气谚语依然是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参考。“小雪”开始,冬季是中国人讲究“闭藏”的季节。“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便是节令养生经验,讲的是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便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在饮食调养上,这又是一个适宜进补的节令段,可以开一开荤,不妨享受一下味蕾带来的满足和幸福的感觉。

  可以说,二十四节气讲的是天、地,标示的是自然,安排的则是社会生活。这是我们中国人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天人合一”的科学思想和哲学理念。

  节气会过时吗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所形成的“二十四节气”,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理念,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们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追求。在当代生活中,仍是指导我们进行各种农事活动、健身康养和相关科学研究的最为重要的时间和物候参照坐标,为我们有效地管理生产、组织各项社会活动提供时间支撑。同时,二十四节气还是一个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认知体系。

  农业系统是由自然生态系统衍化而来,其发展绝不能背离生态基本规律。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通过研究活化、有效、持续的节气景观,就更能得出明晰的结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农业,本质上应与自然界的时序和物候学相偕而行,持续生产,长盛不衰。这也是长期演化所形成的最经济、最合理的人类发展之路。

 

  李学峰:中国气象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长期工作生活于“历法之源”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著有《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来自历法源头的影像物候报告》。

 

  链 接

  晋南翼城历山:

  二十四节气主源头

  2018年9月26日,通过历史和气候渊源方面的考量,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将晋南翼城历山地区确定为“七十二候历”起源地。

  晋南翼城历山地区属黄河中游,这里四季分明,“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物候”主要就形成于以历山为中心的区域。

  这里至今仍存有非常丰富、有活力的节气景观:不仅留存有华北唯一一片原始森林,而且在其周边翼城、垣曲和平陆有着相对衡定的生态圈环境。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全球气候变暖,节气和物候的表现出一定的变化。但在历山地区,对气候生态形成重要影响的无霜期、初霜日、终霜日等气象指标则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这个区域现存古代典籍《夏小正》记载中的几乎所有动植物。

  从地形状态看,这里海拔高度跨越2000米范围,山川水旱皆有,梁峁沟壑俱全,有着良好的“节气”“物候”表现的地理条件。特别是其气候表现与“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的关键时间段相符程度高。来到这里,能够体验到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和重要的物候表现。 

  (李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