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际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积极践行低碳排放 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作贡献(环球热点)

本报记者 李嘉宝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1月24日   第 10 版)

  10月31日,浙江省舟山市衢山岛风电场,54台风电机组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能源。
  姚 峰摄(人民视觉)

  11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致辞。习近平主席指出,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习近平主席提出3点主张: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深入推进清洁能源转型,构筑尊重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方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将坚定不移加以落实。

  当前,全球环境治理面临挑战,国际社会瞩目中国“成绩单”。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由衷称赞,“中国是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带头人。”

  

  贡献——

  “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称,在《巴黎协定》危急关头,中国提出碳排放承诺赢得了世界的称赞。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中国宣布的这一目标“令人鼓舞”。非赢利研究机构“气候行动追踪”组织称,中国的新目标一旦实现,将是所有国家中减排力度最大的,将使全球变暖预测值降低0.2到0.3摄氏度。

  《自然》杂志子刊此前曾刊登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自21世纪初以来,地球新增的植被面积相当于一个亚马孙雨林,中国是重要贡献者之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观测站”网站刊文称,为了抑制土地退化、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保护和扩大森林的计划,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集约型农业。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中国同样行胜于言。中国是最早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自201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公约》及其各项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助国。截至2019年底,中国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达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提前一年实现联合国提出的17%目标。今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指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全球环境治理需要各方持续坚韧努力。

  “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置于政府工作重要位置,设立生态红线,通过出台严厉的监管措施惩治污染环境行为;还通过立法来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捕猎、交易、运输、消费等行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说。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议题上进行了理念创新,如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为解决全球环境治理困境贡献中国方案,凝聚更多国际共识。同时,中国还将理念付诸实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大力推动环境领域国际合作。

  典范——

  “对绿色发展有重要启示”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前不久闭幕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中国“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位外国专家评价道,相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在“十四五”时期实现新进步,“这将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提供范例,也将进一步促进全球包容性发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此前发布的《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与展望》评估报告认为,北京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其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做法。

  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瑞士和美洲地区主任哈丽雅特·欣茨说,中国长期以来积极参与并推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多边进程,积累的经验技术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很有价值。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马尼希巴布纳称,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提供了重要启示”。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罗尼·林斯指出,习近平主席的相关主张对人类社会实现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并对疫情后经济的高质量复苏提供帮助。

  实实在在的中国贡献,掷地有声的中国承诺,无疑增强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环境问题的信心。

  “被气候灾难笼罩的晦暗天空出现了一缕曙光。”法国《世界报》网站这样评价中国确立碳中和目标的特殊意义。该报道指出,中国的表态“不仅将对气候领域产生作用,还重振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气候外交。”法国气候行动网络国际政策负责人露西尔·迪富尔认为,中国释放出加强气候多边主义的积极信号。

  “在清洁能源方面,中国政府眼光长远。”美国《沃克斯》杂志网站称,“中国建立起稳定、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其影响将不可估量,将激励其他国家提高自己的减排目标。”

  “中国在环境治理上的成就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必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而不必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当年‘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李强指出,绿色发展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它能保证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和有机统一。

  担当——

  “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

  从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首批缔约国,到倡议共建“绿色丝绸之路”、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动力;从积极推进“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到宣布中国碳排放及碳中和目标……国际社会有目共睹,中国可谓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格鲁吉亚《每日新闻网》主编阿弗坦迪尔·奥提纳什维利指出,中国领导人的相关讲话体现了中国致力于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中国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近日报道,因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一些太平洋岛国转而向中国求助,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文章援引所罗门群岛官员的话说:“中国帮助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展现了领导力和责任心。”文章还援引基里巴斯总统塔内希·马茂的话说,“中国认真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承诺减少本国的碳排放,而且要帮助太平洋岛国减轻和控制气候变化的影响,全面落实《巴黎协定》。”

  西班牙Niusdiario新闻网站称,中国积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展现出中国正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向世界展示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决心。

  李强指出,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破坏全球环境治理进程的情况下,中国提出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环境治理方案,有利于凝聚全球共识,共同应对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挑战。同时,中国强调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充分考虑了各国历史发展、现实情况及各自能力的区别。中国有关全球环境治理的主张,展示出大国应有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